“炒鞋”在网上十分火热,就是通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鞋子的差价。大学生小黄一直喜欢打篮球,还有收藏限量版球鞋的爱好,不久前,他迷上了“炒鞋”。
当时,小黄在微信上认识了严某,严某时不时分享给小黄一些自己收藏的鞋子照片,其中不乏几万块一双的限量版,严某还自称拥有不少实体鞋店的股份。随后,小黄受严某委托,在苏州抢一双女鞋,转手倒卖便轻松赚取2000元。
初次试水就尝到“甜头”的小黄对严某信任升级,开始委托严某大批量拿货。随后,小黄收取了约40名客户的定金或全款,涉及的货物是450双鞋,转账给严某,共计135万余元。想通过炒鞋赚一笔差价。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小黄一双真鞋也没有收到,期间仅仅收到6双鞋子,而这6双鞋竟然都是假的。严某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要不就是物流问题,要不就是天气原因。
最后,小黄不得不报警,警方调查资金流水后发现,不同于普通的买卖纠纷,嫌疑人账户的资金流向以消费居多,而不是向上家买货。随后,警方将严某抓获。经查,严某只是一个正在实习的准毕业生,所谓全球有买手、清关有资源、鞋店有股份,都是严某捏造的。平时,严某的朋友圈会发一些图片和视频,图片上有很多昂贵的球鞋,让人感觉他很有实力,偶尔也会发一段短视频,说这是自己的鞋店,以此来博取别人的信任。
而诈骗所得的135万也被严某用于各种消费挥霍掉了。目前,严某因涉嫌诈骗已被提起公诉。警方提醒,“炒鞋”背后存在各种乱象、套路和风险。无论是通过各类平台还是通过私人购买物品,切记保留支付凭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