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刚过完一周,同学们在渐渐克服了开学焦虑症之后,又要开始面临另一个世纪难题:
每月的生活费要多少才够用?手头的钱花完了又该怎么向爸妈开口? 前几天,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她希望妈妈每月能给自己4500元的生活费,却遭到拒绝。女孩感到很委屈,因为她觉得一个月2000元根本不够花。

在中国新闻网的一项“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适”的微调查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每月花销在1000-2000元内是正常的,仅有不到15%的人认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超过2000元。
不知道贡献了这一投票结果的人中,有多少是大学生。毕竟,在刚开学至今不长的时间里,“天价住宿费”、“天价书本费”、“天价洗澡水”等新闻接踵而至。
有时真不是我们大学生挥霍无度,而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天价收费,大学生们的钱包,不得不空得越来越快了。
各种“空降”收费,掏空了学生的钱包 新学期新气象,这一新气象也反映在收费上。有人刚入学报完到,还没真正开始校园生活,就被高额的住宿费吓了一跳。
不久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有新生反映,学校的新宿舍鹏远公寓一学期的费用高达16640元,其中住宿费1200元,服务费14000元。此般收费标准摆出来,差点就让人以为这位同学读的是著名奢华高校艾利斯顿商学院。

虽然宿舍选择遵循的是自愿原则,但在校内宿舍资源紧张、以及不允许擅自校外住宿的情况下,总要有人入住到价格高昂的公寓。
在去年该校1200~2400元价位的宿舍突然普遍涨价、学生拒绝缴纳高出的费用时,公寓方面还曾以强制断电、不给毕业、赶人等说辞对相关学生进行“威胁”。不得不说,学生一方有时根本就没有选择权可言。

而在“没有选择权”这件事情上,也没有大小之分。
就在9月5日,武汉一高校有学生反映宿舍换了新的热水表,“天价”的热水令学生大呼洗不起澡。70块钱一吨、十分钟就花掉7块钱的水打在身上,让同学们大呼痛在心里。
按这样的收费估算一下,如果能保持每次洗澡能在十分钟内迅速解决,一个月在洗澡上的开支也得小200元。

还有学校被曝光过将宿舍楼里原来免费供应的热水拆除,取而代之某公司的饮水机。使用饮水机的同学,必须先下载该公司的app才能购买热水。但随之变化的还有上涨的水价。
有同学“喝不起学校的水”,也有同学直呼“快要吃不起饭堂了”。8月26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还设置了最低消费。
不知食堂设置这么一个标准到底有何用意,毕竟,即便是校外的餐馆,也未必每家都想得出最低消费这一操作吧?
更令人费解的是,有人还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学读到一半,明明已经交好了学费,突然被学校通知自己还欠缴了不少费用。
前段时间,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反映学校收费变成学分制,多名学生发的截图显示,自己校园缴费项目中学费欠费近万元。
但应当与收费行为相对应的收费制度改革的通知与说明,学校却没能提前做到位。劈头盖脸就让人补交高额费用,能不让人疑惑和担心吗。

等到大学四年快要走完,毕业来临之际,你也还是没办法预料学校会给你整出哪些收钱的名堂。
据央视新闻9月8日的报道,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国务院“互联网 督查”平台上反映,他们在参加学校与贵州一教育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班,并缴纳了3500元的学校学费和6200元的技能实训费后,却没能接受到该项目宣传的“全电脑教育上课、开展技能培训”的条件。
至于公司所说的“100%推荐就业”,经调查后,其并不存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资质,充其量就是个黑职业中介。

学费住宿费、生活用水、餐饮费、书本网费、就业培训……这边一处“天价”,那边又来个高额欠款,五花八门的收钱项目叠加起来,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要多少才够花?
这些“天价”,到底是谁喊出来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提到,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宿舍、食堂还是各种日常的生活服务,出于资源、成本、便利等方面的考虑,高校外包给社会力量已经十分常见。


9月刚过完一周,同学们在渐渐克服了开学焦虑症之后,又要开始面临另一个世纪难题:
每月的生活费要多少才够用?手头的钱花完了又该怎么向爸妈开口? 前几天,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她希望妈妈每月能给自己4500元的生活费,却遭到拒绝。女孩感到很委屈,因为她觉得一个月2000元根本不够花。

在中国新闻网的一项“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合适”的微调查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每月花销在1000-2000元内是正常的,仅有不到15%的人认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超过2000元。
不知道贡献了这一投票结果的人中,有多少是大学生。毕竟,在刚开学至今不长的时间里,“天价住宿费”、“天价书本费”、“天价洗澡水”等新闻接踵而至。
有时真不是我们大学生挥霍无度,而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天价收费,大学生们的钱包,不得不空得越来越快了。
各种“空降”收费,掏空了学生的钱包 新学期新气象,这一新气象也反映在收费上。有人刚入学报完到,还没真正开始校园生活,就被高额的住宿费吓了一跳。
不久前,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有新生反映,学校的新宿舍鹏远公寓一学期的费用高达16640元,其中住宿费1200元,服务费14000元。此般收费标准摆出来,差点就让人以为这位同学读的是著名奢华高校艾利斯顿商学院。

虽然宿舍选择遵循的是自愿原则,但在校内宿舍资源紧张、以及不允许擅自校外住宿的情况下,总要有人入住到价格高昂的公寓。
在去年该校1200~2400元价位的宿舍突然普遍涨价、学生拒绝缴纳高出的费用时,公寓方面还曾以强制断电、不给毕业、赶人等说辞对相关学生进行“威胁”。不得不说,学生一方有时根本就没有选择权可言。

而在“没有选择权”这件事情上,也没有大小之分。
就在9月5日,武汉一高校有学生反映宿舍换了新的热水表,“天价”的热水令学生大呼洗不起澡。70块钱一吨、十分钟就花掉7块钱的水打在身上,让同学们大呼痛在心里。
按这样的收费估算一下,如果能保持每次洗澡能在十分钟内迅速解决,一个月在洗澡上的开支也得小200元。

还有学校被曝光过将宿舍楼里原来免费供应的热水拆除,取而代之某公司的饮水机。使用饮水机的同学,必须先下载该公司的app才能购买热水。但随之变化的还有上涨的水价。
有同学“喝不起学校的水”,也有同学直呼“快要吃不起饭堂了”。8月26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还设置了最低消费。
不知食堂设置这么一个标准到底有何用意,毕竟,即便是校外的餐馆,也未必每家都想得出最低消费这一操作吧?
更令人费解的是,有人还遇到了这种情况:大学读到一半,明明已经交好了学费,突然被学校通知自己还欠缴了不少费用。
前段时间,山东财经大学学生反映学校收费变成学分制,多名学生发的截图显示,自己校园缴费项目中学费欠费近万元。
但应当与收费行为相对应的收费制度改革的通知与说明,学校却没能提前做到位。劈头盖脸就让人补交高额费用,能不让人疑惑和担心吗。

等到大学四年快要走完,毕业来临之际,你也还是没办法预料学校会给你整出哪些收钱的名堂。
据央视新闻9月8日的报道,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国务院“互联网 督查”平台上反映,他们在参加学校与贵州一教育科技公司的校企合作班,并缴纳了3500元的学校学费和6200元的技能实训费后,却没能接受到该项目宣传的“全电脑教育上课、开展技能培训”的条件。
至于公司所说的“100%推荐就业”,经调查后,其并不存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资质,充其量就是个黑职业中介。

学费住宿费、生活用水、餐饮费、书本网费、就业培训……这边一处“天价”,那边又来个高额欠款,五花八门的收钱项目叠加起来,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要多少才够花?
这些“天价”,到底是谁喊出来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提到,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宿舍、食堂还是各种日常的生活服务,出于资源、成本、便利等方面的考虑,高校外包给社会力量已经十分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