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堂妹大学毕业,一片迷茫的来找到我,说不知道如何敲开象牙塔之外社会的这道门。
堂妹是学小语种的,不是当下火热的互联网,工作的机遇也少了许多。平时上学也一门心思地窝在学校,基本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突然要出入社会了,才发现各方面都不够用。
我问她有没有试着去找找看,她说找了个视频APP做运营推广实习的,问平台多大,说不知道,问工资多少,回我2000,这点工资,在重庆除去房租,估计连活下来都困难。
我看了下她们学校内部招聘,其中也不乏“三一重工”这样的大型企业,但她都完美地避过,挑选了那些竞争最小,看起来最新颖的小企业,而且基本都是难有发展的职位。
于是我和她重新梳理了她挑选工作的方向,大学刚毕业,最重要的是你发展的平台,平台大了,你的机遇才会增加,你的发展才能更远。而且刚出校门,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对于你后来的职场升职加薪之路也会更有优势。明确了这一个目标,你就不要害怕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大,毕竟所有人争人,一般都是比较好的。
有了发展的目标,下一步你就要考虑自身的优点,以优点去打动面试官,让他看到你的闪光点,从而愿意留下你,培养你。
我看了下堂妹的简历,完成陈述语气,貌似看起来一片工整,格式也简洁明了,但说实话一点也没吸引到我。我在其中看不到她任何突出的点,不知道她想要给我看什么。于是我问了下她,她们那些同学都是这样写的简历吗?有没有互相商量过?她说互相商量过,基本都是这样写的。然后我认真说了我的观点,看起来逻辑清晰,工整明了,但我看不出想突出表达什么,也就是说看不出她的优点。她想反驳说工整明了,面试官看起来更简单。
其实出身社会后,我明白,面试官更想看到的是你的优势。我曾经面试过一家上市公司,我的整个简历看下来,面试官只看到一个我用期货方面知识,曾帮一家企业老板节省了2000万。因为他们是家大型建筑公司,而我面试职位会接触到有色金属买卖,所以他会特别看重这个点。那个时候,我知道,你某个点的优势,也许才是打动你面试官的基本。
然后我询问了堂妹在学校的动向,以及在学校的相关经历和社会经历。说实话,真的太过简单,大学四年基本就在认真学习,无学校社团经历,也无社会实践经历。我唯一知道的是她在大三那年曾帮大四毕业答辩做过整理记录,当然这也是纯学校性质的学习记录。
于是我建议她把自身的优势定位在认真努力对待学习,有自己发展目标上。因为学生的首要工作就是学习,她的学习成绩还算优异,大三上期还作为交换生去往过国外。至于社团社会经验少,则以有自己发展目标,择优质,对自身专业发展有利的活动参加。工作实习经历也由她原有的3段减为对她专业发展最有利的,最长的一段做叙述,表明她的目标还是非常明确的。
然后优势也就用她善于翻译,整理,校对,修改外文资料,毕竟小语种主要面对的还是翻译,整理类的工作。当然我对她的专业理解也不怎么深入,只能以我现有经验做一些建议。
最了解她的,永远是她自己,最后的发展和结果,也只掌握在她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