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慧实习的第400天,我复盘了一下,作为市场部传播助理,在这段时间里,我组织了6次线上活动,跟进了45场团辅,发布了500 篇文章,全平台累计阅读量30w ……
回想初入职慧时青涩的自己,现在的我似乎成熟了许多。
一
职慧实习带给了我什么
01 拓展边界,扩大舒适圈
在校内,我是学生组织宣传部的成员,也能接触到微信推送的排版相关的工作,但很多内容都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排版编辑,并没有一个完成项目的体验。
在职慧的工作中,只要我感兴趣的,团队都会很愿意让我去尝试,无论这个项目是已有成熟的体系还是从0开始。
今年年初,我认领了职慧线上活动、各新媒体渠道运营两个项目,起初认领的时候只是觉得有兴趣,但是当我做项目分解时发现无从入手,害怕行动让我将这两个项目搁置了将近一个月。
团队也很快留意到了我的情况,主动询问我哪里需要帮助。
mentor主动和我约会议,带着我一起分析这两个项目怎么入手;部门负责人给我做关于“项目分解”的培训,一字一句地陪我练习“smart原则”的目标书写方式。在项目书产生后,我彻底松了一口气。
复盘这整个过程时,我发现我已经学会了做项目分解。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让我意识到做职慧这份工作不仅仅是在完成任务,更是在拓展我的边界,为我不断扩大舒适圈。
在职慧,我体会到了边工作成长的感觉,真好。
02 找到内在的动力
在工作中,我也会出现动力不足导致项目难以推动的情况。这时候,部门负责人就会带领我们探讨动力不足的原因。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提线木偶”。在我们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们做对了事情,父母就会给我们到正向的反馈。按照这种模式,我们就会喜欢做很多别人所期待的事情,用来获得别人的正向反馈。
细看会发现,这其实是来自外界的驱动力,难道我们就要为别人的期待活一辈子吗?回到自己本身,我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所负责的项目,我脑海里浮现出完成这个项目能够给学生带来受益的场景,这种内在的渴望让我很满足,也不断驱使我前行。
我也将“提线木偶”的理论用到了我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前我会很在意考试的分数和排名,每一项评优评先都想参与一下,觉得这就是大家一种优秀的体现。
长期以来,成绩和排名都是我的动力。但它们在我心中的比重真的有那么大吗?我的内在驱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带着这个思考,我发现我自己对优秀的定义并不仅仅是成绩和分数,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满足感。
完成职慧的项目的满足感能够让我开心好几天,跑完一次长跑的满足感能够释放我一天的疲倦等等,似乎成绩并不仅仅是我的唯一追求了,我也开始去做更多能够增强我自己内在满足感的事情。
在职慧,我找到了自己的内在驱动力,真好。
03 遇见职慧er
在职慧团队里,每个遇见的人,都影响着我。
蚂蚁土豆所坚守的公益理念,重塑了我对公益的认识,让我坚信有着纯粹的公益存在。
在mentor的身上我看到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应有的活力,也看到了职慧全职公益人的果断与担当。
部门负责人总能给我带来很多新的想法,让我学会在工作中探索我的生命能量。
还有我们身处全国各大高校的在校实习生们,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因为有着共同的公益理念聚在了一起,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努力进取的精神。
与职慧er的相处,让我的生命出现了更多的故事,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
在职慧,能与优秀的人共同前行,真好。
二
回忆与职慧初遇
两年前刚上大学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在这么一个平台工作,也无法预见自己的这段特别的经历。说起和职慧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那节阴差阳错的课程了。
我和职慧相遇的故事有些奇妙。
在我们学校,大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过四级了。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末,我和舍友在宿舍一起开黑,突然看到辅导员发的一条消息,周六x社团公开课:“记忆大师分享,教你2小时背完四级词汇!”
舍友满不在意,可对于英语极差的我来说确实是刚需,于是我草草结束那盘游戏就偷偷溜出门了。
我满怀期待地坐在第一排,准备听老师的分享。可老师分享的并不是什么干货,反而一直在说“我教过的学生,都成功两天背完四级词汇”、“我和最强大脑的xx选手是同门师兄弟”……一直在宣传他有多厉害。
甚至还叫我们站起来宣誓“我一定能够两天背完四级单词”,说是用来激发我们的斗志。
他像极了成功学大师。
我觉得老师讲的都是在广告,就趁着他走到后排时偷偷溜掉,逃到了隔壁教室,当时也没管教室上着什么课程,就直接到最后一排坐着了。
缓过神来发现是职慧的讲师在讲【克服拖延】的课程,本没打算听课的,但是觉得老师讲得挺有意思,就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留下了。
老师通过视频和小组互动练习,让我深刻了解克服拖延时该采取的四方面行动:“当、机、立、断”。
对比刚刚经历的成功学大师课程,职慧的课程真的太让人舒服了。
就是这么两节天差地别的课程体验,发生在了同一个下午,也让我对职慧的存在充满了好感。
于是我关注了职慧公众号,后来第一次参加团辅,第一次申请导师计划,成为了职慧的铁粉。在看到职慧发布招聘通知的时候,便义无反顾地报名了,经过长达两个月的笔试、面试、等待,我最后终于成功加入职慧。
至于那时候我是怎么想的,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三
结语
在职慧工作的400天,有着太多成长和感悟,这一篇文章也不能一一展现。唯一想表达的是这段时光给了我极大的能量,让我在迷茫时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