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已经出现劳动力短缺情况。有漫画显示:以前是老板从众多申请工作的人中选择精明能干的,加入工作团队,而现在呢,是找工作的转着圈的选择老板,相不中的一概绕行。画面和寓意虽然有些夸张,但已经反应出当前的劳力短缺的趋势,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恐怕会出现严重后果。
受云南大学大四学生马加爵、复旦大学的研究生黄洋、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等事件的启示,预判教育界未来五年将被迫做出适当调整,以缓解当前劳力短缺情况,让我们拭目以待。
1、调整学制。现在执行的小学到高中的“六三三”学制,既不符合当下双减政策精神,还延后了学生走入社会的时间。如果将学制调整为“五三二”制,学生6周岁上小学,在16周岁时即可步入大学学习,大学毕业为19周岁或者大于19周岁。学生已经成年,身心已经发展定型,正好可以加入社会,选择喜欢的工作。整体学制缩短了两年,就可提前缓解劳动力的缺失情况。等到几年以后,三胎政策下的孩子们长大,正好为三胎的孩子提供了学校空间,不至于出现学校招生爆满,容不下就学难的情况。此招可谓一石二鸟,有效解决当下的困难和问题。
2、扩大职业中学。有计划的减少普通高中录取,将一些质量差的普通高中改编为职业中学。从编制、人才等方面向职业高中倾斜,扶助职业高中快速发展,提质控掇,培养社会主义劳动大军。同时,要制定政策,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晋升创造条件,打破围墙,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享有同等竞争的权利。
3、大学安排劳动教育。所有大学,必须要在学制中期安排一年时间,让学生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实习性的劳动探索。比如,可以到服务行业,从事最基础的工作,体会基层工作的不易。可以到事业或者行政部门,参加类似现在的社会志愿者或者三支一扶工作,积累经验,接受教育,进而缓解劳力短缺情况。
当然,缓解目前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不单是以上调整能够解决的,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不能拖的太久,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