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我叫王小明,今年35岁,是一个程序员。我有一个哥哥叫王大明和一个姐姐叫王平平。我们从小就因为各自的事业繁忙,关系渐行渐远。直到父母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手足姐妹也会缘尽,需要互相关心。
一天,我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是母亲突发中风,已经被送进了医院。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我立刻决定请假回家照顾母亲。
“喂,小明吗?我是你老秦叔叔。你妈突然中风了,已经送进医院了!你赶紧回来看看!”电话那头老秦叔叔焦急地说。
“什么?!我妈中风了?”我震惊地问,“情况怎么样,她现在在哪家医院?”
“在县医院抢救,医生说要观察。你赶快回来吧!”老秦叔叔着急地回答。
“好,我立刻坐今天最后一班车回去。”我也着急地说。
挂断电话,我立刻向领导请假回家。我买到当天最后一班车票,坐上返回家乡的火车。
一路上,我都在担心母亲的情况。以前觉得母亲身体还硬朗的,怎么突然就中风了呢?我责怪自己没能经常回家看看,现在母亲有危险我才匆忙赶回家。
到了老家,我直接去了县医院。一进病房,就看到母亲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右半身无法移动,我心痛如绞。
“妈,我回来了。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我握着母亲的手说。
这时医生过来查房,我连忙询问母亲的情况。
“医生,我母亲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你母亲这次是轻微的中风,影响了右侧肢体活动。情况还不算太严重,但是需要住院观察治疗,然后在家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医生耐心地解释道。
过了两天,哥哥也从外地赶回来了。
“妈,我回来看你了!这些补品你可以用上。”哥哥拎着大包小包进了病房。
“大明啊,你也回来了。辛苦你跑这一趟!”母亲看到大儿子也来了,明显精神好多了。
“我在这里陪你和小明待几天,别担心。”哥哥动作轻柔地给母亲擦了擦汗。
我给姐姐王平平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母亲的情况。
“喂,平平,妈突然中风住院了,你看有时间能回来吗?”我打电话问道。
“什么?妈中风了?”姐姐焦急地问,“我这里正在期中考季,实在抽不开身。妈现在情况怎么样?”
“医生说没有大碍,需要住院观察。我和大明在这照顾着,你有时间来看看吧。”
“好,我这里结束后尽快赶过去。期中考结束我会请假来帮忙的。”
于是我和哥哥开始了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帮助她逐步恢复行动能力。白天我们轮流在医院照顾母亲,晚上就回家休息。
“妈,我给你削了苹果,你吃几片?”我拿着削好的苹果喂母亲。
“谢谢你,小明。妈现在吃不了那么多,两片够了。”母亲虚弱地说。
“大明,你看着妈,我去医院买点营养补品回来。”
“好,你去吧,我在这陪着妈。”哥哥点点头。
我们一丝不苟地照料着母亲,终于一个月后,在医生的嘱咐下,母亲可以出院回家继续休养了。这对我和哥哥来说都是个重要的进步,我们终于可以把母亲接回家好好照顾了。
“妈,你怎么突然发烧了?”我紧张地询问。
“可能是手术创口有些感染,导致发烧。情况不太严重,但是需要留院继续观察几天。”医生解释说。
我和哥哥都非常担心,好不容易母亲的身体才有所好转,怎么突然又发烧了呢?
“妈,你把我们担心死了,怎么突然发烧了?”姐姐边说边帮母亲摸额头。
“是手术创口有些感染,我这两天就好了,你放心吧。”母亲虚弱地安慰道。
“行了,你们先出去歇会吧,我来照顾妈。”姐姐对我们说。
我和哥哥出来吃了点东西,稍微放松了一下。
“真没想到妈刚要出院,又发烧了。”我有些消沉地说。
“有希望就好,我们再耐心照顾妈几天吧。”哥哥安慰我。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母亲的病情反反复复,两次发高烧,医生说必须继续住院治疗。这段时间我和哥哥压力太大,终于有一天晚上为了一个小事大吵了一架。
“你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也不好好看护妈!”我脱口责怪哥哥。
“我是玩手机?我看你才是老在摸鱼!”哥哥也回怼我。
“你们两个够了!”就在我们火药味十足时,姐姐及时制止了我们,“妈病着呢,你们这样会让她更担心!”
被姐姐一说,我和哥哥才清醒过来。我们都有些过意不去,关系似乎出现了裂痕。
“对不起,是我太累了,说错话了。”我有点不好意思。
“我也有错,应该体谅你的辛苦。”哥哥也道歉。
“行了,你们都辛苦了。我也有责任,这段时间出差太多,没能及时回来帮忙。”姐姐开导道,“我会想办法再请个长假,陪妈到她康复。”
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母亲终于渡过了这个危险期,身体恢复到可以出院的程度。这对我们整个家庭来说都是个大喜讯。
就在母亲出院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公司打来的电话,说我违反规定旷工一个月,决定解除劳动合同。我赶紧解释自己是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但对方似乎并不打算接受我的解释。
“喂,人资部吗?我是王小明,我之前回家是一个月是因为母亲生病住院,我是违规了吗?”我着急地解释。
“根据规定,非事假非病假的长期脱产我们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公司决定解除你的劳动合同。”对方很坚决。
我挂了电话,脑子还处在震惊中。这样我马上就要失业了,家里开销该如何是好?
“怎么了?是你公司的电话?”哥哥关切地问。
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哥哥。他沉默了一会,然后拍拍我的肩膀说:“有我在呢,你就专心伺候妈吧,生活费用我来负担,您两个不用担心。”
“真的吗?那我就放心了。谢谢你啊,大哥!”我感激地说。
后来姐姐也表达了对我的支持。“你先别着急,我这边会想办法帮你找工作。家里我也会支持你的生活开销,你就安心陪着父母吧。”
在这次照顾母亲的过程中,我和哥哥、姐姐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亲近,我们开始真正心心相印。
有一次,我们看到邻居张伯伯一个人生活实在吃力,就主动去探望关心。
“张伯伯,我们给您带了些自家做的饺子,您拿去尝尝。”
“啊,小明和大明来啦。快请进请进。”张伯伯开心地说。
“伯伯身体还好吧?要不我们常来帮您干些活。”我热情地说。
“你们兄弟俩真好,伯伯身上仰仗你们了。”张伯伯感激地说。
这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手足及友情的可贵。面对需要帮助的亲人朋友,我们更应该互帮互助,珍惜这份情谊。
在我们一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身体终于基本恢复,可以独立完成一些日常起居活动了。通过姐姐的帮助,我也顺利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新的公司对我请假照顾母亲的行为表示理解和欣赏,让我感到万分欣慰。
父亲的生日那天,我们一家终于又团聚在了一起。父母看着我们几个手足关系和睦,精神都好了很多。
“今天大家都回来了,爸爸最高兴了。”父亲笑着说。
“过几天我再做几个好吃的,我们一家人团聚吃饭聊天。”母亲也振奋了许多。
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我们一家人终于重新走到了一起,这就是我最盼望的画面。
父母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我和哥哥姐姐商量着带他们去城里看病。父亲腿脚不便,母亲手脚仍有麻木。我们决定先带母亲去省城的大医院检查治疗。
“妈,您就跟我们去城里住段时间吧,小明已经在那边找好了公寓。”姐姐柔声劝母亲。
“那你爸爸一个人在家怎么行?”母亲犹豫着。
“您放心,我会常回来看望父亲的。”哥哥说。
来到大医院,各项检查后,医生为母亲定下了进一步康复治疗方案。我和哥哥每天按时带母亲做物理治疗、帮她按摩筋骨,母亲的身体终于有了进一步好转。
三个月后,母亲已经基本能够独立行动,生活自理了。我们高兴极了。
“妈,有什么想吃的告诉我,今晚我给您做。”那天我兴奋地说。
“那就做些家乡的口味吧。”母亲也笑得开心。
那天晚上,家里洋溢着久违的欢乐气氛。
就在我们准备完成母亲的治疗计划时,老家突然传来父亲生病的消息。我们赶紧决定先将母亲安顿好,然后我和哥哥去老家照顾父亲。
“你们去吧,我一个人也可以的。父亲现在要紧。”母亲态度坚决。
于是,我和哥哥立即赶回老家。进门一看,父亲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精神状态很差。原来父亲是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困难。
“爸,我们俩回来了。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跟我们说!”哥哥紧张地嘱咐父亲。
我们立即带父亲去县医院治疗。医生开了一些药,并嘱咐要定期回院复查。
返家后的日子,我和哥哥开始了照顾父亲的生活。父亲的病似乎比较顽固,咳嗽和呼吸不顺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和哥哥都很担忧。
“爸,要不我们明天直接去城里大医院吧。”哥哥建议。
“老伴,你怎么也病了?”母亲心疼地说。
“我没事的,去医院看看就好了。”父亲勉强笑笑。
通过在大医院的治疗,父亲的病情终于被控制住了。我们一家人在城里团聚,开始了新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母的身体状况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逐渐好转。我和哥哥,姐姐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会定期开家庭聚会,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父母坐在我们中间,笑容满面。
“还记得小时候,你们几个经常为了抢玩具打架吗?”母亲感慨地说,“现在你们也都长大成人了。”
“哈哈,当时我们真幼稚。”哥哥笑着回答。
“是呀,现在我们已经是心心相印的好兄弟姐妹了!”姐姐开心地说。
我看着眼前这温馨和睦的画面,不禁红了眼圈。这就是我最向往的家,我最在乎的人都在这里。
我知道,生活中难免还会有风风雨雨,但有家人在一起,我们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未来的日子,我们会一起慢慢变老,但也会一直陪伴着对方。
这段奋战在父母病痛中的岁月,我们手足三人间的关系已经升华到无可替代的高度。我深知,亲人间的这份情谊,会成为我们共同走过人生峥嵘时的精神支柱。
时光飞逝,转眼我们一家四口在城里生活也已有五年了。父母的身体状况虽然大不如前,但已经能够独立生活,不再需要我们全天候的照料,我和哥哥姐姐也渐渐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去。
就在父母八旬大寿的时候,孙子孙女们也都回家一起庆祝。家里热闹非凡。
“爷爷奶奶,生日快乐!”孙子孙女们朝父母跑过去,送上自己制作的贺卡和礼物。
“好孩子,爷爷奶奶最喜欢你们了!”父母开心地逗着他们。
“爸,妈,您俩身体硬朗,又迎来一年生日,我们为您高兴!”哥哥代表我们向父母敬酒。
“是你们几个孩子朝夕相处,才让我们夫妻俩活得开心。”父亲感慨地说。
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度过了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和睦相处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父母已经82岁了。他们虽然行动变慢,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好,我和哥哥姐姐也尽我们所能关心他们的生活。
“妈,这个保温杯您用着方便吧?我给您准备了些常喝的热水。”姐姐经常会拿一些实用的东西过来。
“儿子,这几天有空过来修修房子的门,修修我们的自行车。”父亲也常让哥哥帮忙一些力活。
“爸,我做了营养餐过来给您改善改善身体。” 我也会利用自己学过的烹饪技能,做些补品给父母。
如此这般,我们一家老小支撑扶持着彼此度过了这段时光。父母看着大家团结互助,也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
直到一天,父亲突然在家中摔倒受伤,需要立即入院治疗。这对我们整个家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打击,父亲已是84岁高龄,能否度过这次危机我们都担心极了。
“医生,我父亲情况严重吗?需要做手术吗?”哥哥紧张兮兮地询问医生。
“确实比较严重,老人身体条件欠佳,需要马上动手术,风险较大。”医生皱眉说道。
“家人签字同意,我们赶紧动手术吧。”母亲红着眼眶但态度很坚决。
几个小时的手术对我们来说如坐针毡。终于,医生出来说手术顺利,父亲已经脱离危险了。我们心中大石终于落地,紧握的手也终于松开。
“太好了,爸挺过来了!”哥哥激动地说。
“是的,幸好有你们在旁边支持照顾。”医生点点头。
父亲很快就清醒过来,虽然还需卧床静养,但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在我们孩子的轮流照看下,父亲的身体一天天好转起来。
“咳,你们几个,爸爸真是辛苦你们了。”父亲有些受用又有些过意不去。
“爸您快快好起来就行,我们好不辛苦的。”我握着父亲的手说道。
经历了这次危急时刻,我们对父母更加慈爱和珍惜。出院后的父亲,我们都尽量空出时间来陪伴。
我也会利用自己学过的护理知识,给父母做康复推拿,这让他们的身心状态都得到改善。我们一家人度过了一个个温馨的夜晚。
当父亲可以下地行走的时候,我们欣喜若狂。父母也定期去医院复查,确保身体日渐康复。
“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孩子,我和你母亲早就没了。这一切都是你们的功劳。”父亲感激地说。
“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哥哥笑着回答。
未来的路还长,但有我们携手同行,一家人定能渡过所有困难,迎接每一个春暖花开。
父母年迈体弱是没有办法逆转的,我们作为子女只能尽全力照料他们,让余生过得舒适体面。现在父母已经86岁了,他们坚持要回老家过晚年生活。
“我们老两口在城里住得不习惯,还是想回故乡。”父亲坚决地说。
“孩子们都在城里工作,你们两个人回农村不方便吧。”我有些为难。
“就让我们回去吧,在那里我们会开心一点。”母亲也说。
经过家庭讨论,我们决定满足父母的这个小心愿。既然他们想回农村生活,我们就全力以赴地支持。
“妈你放心,我会雇人在老房子那边修缮好,定期过去看你们。”哥哥向母亲保证。
“我会买一部手机给你们,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们。”姐姐也说。
就这样,在我们孩子的照料下,父母平安地回到了老家农村。起初他们生活还算自理,但体力日渐下降,也需要我们经常回去照看。
“妈,我做了些营养餐过来,可以补补身体。”每周我都会回老家带食物给他们。
“爸,这些药记得按时吃,我都帮你们分装好了。”哥哥也会定期回去给他们送药。
“妈,这难以理解的手机功能,我再给你讲讲怎么使用。”姐姐也时常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联系我们。
然而,父母毕竟年事已高,他们的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其中父亲的病情尤为严重,需要我们更加密切的照料。
有一天,父亲突然在家中晕倒,母亲焦急地打来电话叫我们回家。我们立刻赶回老家,来到父亲病床前。
“老伴,你振作些!”母亲红着眼睛握着父亲的手。
“爸,你一定要撑住!”我们也紧张地守在病床前。
医生给父亲做了紧急治疗后说,父亲因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衰退,需要住院治疗和照看。
我们商量后决定,由哥哥全程在医院照顾父亲,我和姐姐则带母亲回城里生活。我们会轮流回家看望父亲。
于是父亲住进了老家的医院。哥哥白天黑夜地守在父亲病床前,妥善地照顾着父亲的一日三餐、药物、换洗等生活起居。
“儿子,爸爸辛苦你了。”父亲虚弱地对哥哥说。
“爸您是我的亲人,这都是我应做的。”哥哥心疼地握紧父亲的手。
我和姐姐也会轮流返乡,来医院探望父亲,与哥哥交替守护的任务。
在我们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病情得以控制,身体状况也稳定下来。经医生允许,父亲可以出院回家继续休养。
“太好了,爸能回家真是每个人的福音。”姐姐高兴地说。
“是呀,好好休养就还能持续些时日。”母亲也笑了。
出院后的父亲,哥哥辞去工作全职在家照顾。我和姐姐也尽量回老家,履行作为子女的责任。
父亲不能再做过多家务劳动,我们就包揽了各项活计,也为他们请了人时常过来帮忙。
渐渐地,父亲的身体状况又有所好转。他可以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活动活动手脚。我们见父亲精神抖擞的样子也感到欣慰。
“爸,今年庄稼出产不错,我办了收获欢唱会,一会我们去现场看看!”哥哥兴高采烈地对父亲说。
“好呀,好呀,让我再看看热闹。”父亲开心地答应了。
当我们扶着父亲来到田间,看到村民开心地跳着民间舞蹈,父亲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我们相信,父母的余生还会有许多个这样温馨美好的时光。
随着时光的流逝,父母身体状况的衰退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现在父亲已经90岁,母亲88岁,他们需要我们全天候的照料与陪伴。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我辞去工作回到老家。哥哥和姐姐也商量着轮流回家,照料父母生活起居。
“儿子回来了啊。”父亲看到我回家,欣喜地说。
“爸,您老人家的身体状况,需要我全程在家照料。”我握着父亲的手轻声说。
“那你工作怎么办?也辞了?”父亲有些过意不去。
“您放心,孩子回家照顾您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坚决地说。
于是,我开始了在老家全天候照料父母的生活。父亲行动艰难,我每日抱他到院子晒晒太阳,也给他做理疗运动,帮助血液循环。母亲身体稍好一点,我也会陪她说说话,提提神。
哥哥和姐姐也开始轮流在老家居住一段时间。
“妈,我回来给您做做好吃的。”姐姐来了就开始准备各种美食。
“爸,让我给你刮胡子,换洗一下。”哥哥也 父亲的起居生活。
在我们孩子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的身体状况虽然依旧衰退,但心情还算不错。他们也非常欣慰我们兄妹感情如此密切。
“我们这一生实在辛苦你们了。”父亲感慨地说。
“老年生活还要仰仗你们。”母亲也感激地看着我们。
“爸妈,您生养我们长大,这是应该的。”哥哥握着父母的手说。
我们一家老小度过了一段温馨而满足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父亲的病情突然恶化,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医生,我父亲情况严重吗?”我焦急地问。
医生的话让我们心中一沉,难道父亲真的伤重不治了吗?我们聚在一起商议后决定,全力以赴为父亲治疗。
于是父亲住进了 病房。我和哥哥轮流在医院照顾,姐姐也请长假回家帮忙。我们围在父亲床前,心中默默祈祷。
通过各种治疗,父亲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这个过程对我们整个家庭都是巨大的打击,但我们没有放弃,终于走过了这场劫难。
“太好了,爸你挺了过来了!”哥哥激动地握着父亲的手。
“谢谢你们,是你们救了我。”父亲感激涕零。
出院后的父亲,我们给他换了最舒适的床铺,轮流守在他身旁。母亲也过来陪伴照料。
“老伴,咱们夫妻?约共度晚年。”母亲眼中泛起泪花。
“我会好好陪您的。”父亲虚弱地说。
日复一日,在我们全家人的爱与陪伴下,父亲的身体慢慢恢复了些精神。每天见到我们,父母都感到安心与幸福。
“我们活了大半辈子,你们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父亲感慨地说。
“是你们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懂事孝顺。”哥哥笑着说。
未来的路还有很多困难,但看着父母温暖牵挂的眼神,我们坚信一家人定会携手渡过。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脚永远紧扣在一起。
眼看父亲已经九十有三,母亲也已经九十一岁,他们余生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决定全力以赴,让父母的最后时光过得更加温暖圆满。
我辞去工作,和哥哥姐姐商量着全程在家照料父母。我们准备让父母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家人最深的关爱。
“儿子,你回家照顾我们,该工作怎么办呢?”父亲有些不放心。
“您放心吧,叔叔阿姨会照看生意的,我只想陪在您身边。”我宽慰父亲道。
“那就好,您孩子都回来了,我感到十分欣慰。”母亲笑着说。
于是,我和哥哥姐姐开始了照看父母的工作。我们把父母居住的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准备了足够的药品、食物和日用品。把一切生活起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白天我负责照料父亲的饮食、擦身等日常起居,哥哥和姐姐则在屋外办理一些杂事。晚上我们三兄妹则轮流守夜,确保父母安稳睡眠。
“儿子,端茶来。”父亲虚弱地对我说。
“好的爸,我这就给您倒茶。”我赶紧端来温茶。
“老伴,我给你削个苹果吃。”母亲也尽心照料父亲。
“辛苦你了。”父亲感激地对母亲笑笑。
这样温馨的日子里,父母感受到了我们全家人最深切的爱。他们也非常开心和满足。
“我们活了大半生,孩子们现在都回来照顾我们,实在是太好了。” 父亲感慨地说。
“是孩子们好,知道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母亲也欣慰于我们的孝顺。
我们与父母温馨相处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度过。直到一天,父亲的情况突然恶化,他高烧不退,神志不清。我们吓坏了,赶紧请来村医查看。
“老先生年事已高,这次病的严重,恐怕难以保住性命。”村医皱眉告诉我们。
于是我们将父亲送进了县医院最好的病房。医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欣慰。
“年轻人,你们这样孝顺父母可嘉可贺。医院一定全力以赴。”主治医生拍拍我们的肩膀。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父亲的病情终于有所好转。高烧退了,他也慢慢恢复了意识。我们守在父亲床前,眼泪再也止不住。
“父亲醒了,太好了!”姐姐激动得泣不成声。
“谢谢你们,儿女。”父亲虚弱地对我们说。
“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们会永远陪着您。”我握紧父亲的手说。
出院后的父亲,我们让他住进了村里最舒适的房子里静养。我们也聘请了护工,定时过来照料父母的起居。
“儿女,我知道我时间不多了。有你们在,我很知足。”父亲平静地对我们说。
“父亲,您一定要撑下去。”哥哥不忍心看父亲如此消瘦弱小。
我们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天每一刻。期盼他们能够走得其所容,我们陪伴到最后一程。
时光飞逝,我们尽了全部孝心,父母也相继离世。临终前他们还想着我们几个兄妹和睦相处,这份嘱托我们会牢记一生。
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会继承他们的遗愿,让这份亲情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