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60以后真的老了,就算心里不服气,可也没有办法改变事实的存在,所以很多人到了50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做自己的养老计划了,有人说50岁是不是有点还早呢?按常理来讲已经不早了,50岁到60岁十年的时间感觉像很长,其实当你到了60岁以后才会发现就是一瞬间,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那么对于一个老人而言,让人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老了一无所有,没有足够的养老资本才是让人害怕的一件事儿,虽然天天赚钱,可没有攒下钱,都是因为收入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一个抱怨不停的人,哪里还有什么感情可谈,想的就是赚钱,自己已经老去。
人老了,就需要给自己早点做出准备,千万不要去指望儿女怎么样,你把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完成就可以,所谓的任务,就是把自己生的养大成人,然后去孝顺生自己的人。完成以后就要为自己做打算,有些秘密只能自己知道,需要做的就是两点。
1.对待子女一碗水端平
对待儿女一碗水端平真的特别的重要,无论你穷与富都要做到才行,否则就会后患无穷,这可不是什么危言耸听。有很多老人思想观念陈旧,结果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不但自己受罪遭殃,还会把一个家庭弄得分崩离析,本来血肉相连的人,变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没有了应该有的亲情关系。
重男轻女,认为儿子是自己的,女儿就是外人,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要留给儿子,忽略了女儿的存在。好处是儿子的,坏处是女儿的。当有一天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想起女儿的存在,以为可以给自己养老的儿子,却成了仇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儿子上学让女儿出资,儿子结婚买房,装修,买车,都要向女儿伸手,理由就是我不能白白养你这么大。女儿结婚的时候使劲要彩礼给儿子,家里有了拆迁款和女儿就没了一点关系,这个时候忘记了女儿的存在,当自己卧床不起的时候,需要照顾和花钱的时候,又想起来女儿。
这样的老人大有人在,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生这类的事情。那么女儿心里会平衡吗,女婿又会怎样去想,他们会心甘情愿来照顾你吗?
所以说不管你有几个子女,也不管男女,都要同等去对待,否则就是给自己挖坑。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你越是偏心的子女,那么他就会越不孝顺,你越是从小看不上的孩子,长大了越会孝顺,在我们的生活里往往就是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谁也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
由此可见一碗水端平是多么的重要,公平在家庭里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必须遵守的一项规则,否则不良的后果就是咎由自取。
2.守住私房钱和固定的财产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流传几千年,可见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多年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无论你有多少个子女,都没有办法保证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
当有一天卧床不起的时候,没人可以长久的陪伴和伺候你,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关键的时候真的很管用,如果你有了它就有了很大的保障,如果你没有,那么就已经失去了安全的系数。
这就是说,除了固定财产,自己要有私房的份子,让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可能有人会说万一突然走了怎么办?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吗?不会的,自己在清醒的时候就把遗书写好,也做一个私密的保留,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要拿出来分掉,给自己上一份保险。
关于这类的案例很多,上海大爷离世以后将360万赠送照顾他的邻居,后来一些亲属又来争夺财产,前面老人卧床不起的时候没看到谁来,死了以后就都出现了,就连外甥女都能找来,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80多岁大娘住院快一年的时间,三个儿女就来看过一次,然后就没了音讯,到了最后一刻三个儿女才出现,是为了争夺遗产而来,可是大娘早早就写好遗书,将自己的房产和80多万存款全部捐献给了孤儿院。
这说明什么问题?都是因为钱,儿女不知道老人还有私房钱,这都是老人给自己准备后路,不知道自己会在病床上躺多久,只要自己有钱就不怕,没有指望儿女会怎么样。
一个母亲可以养十个儿女,十个儿女不见得能养一个母亲。
对于老人卧病在床,儿女互相踢皮球,互相推卸责任,甚至对簿公堂,大有人在,如果老人有钱你再看看,又是一个场面,这就是人性的使然,很难改变。
人老了,早点给自己做打算,一下子就过去了那是幸福,怕的就是生不如死才更难受,更让自己难受的是身无分文,当自己完成了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的时候,那就多想想自己吧,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人老了需要自私一点,最安全的保障永远都是自己,你说对不对?
不接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