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一部热播剧《三十而已》,曾火爆一时,收获颇高关注度,频频登上热搜榜,给大家带来不少话题。这几天在家,拖着发烧的病体,百无聊赖,又回头看起了这部曾经熬夜追过的剧。
即使没看过剧情的朋友,大概也通过热搜了解了整体剧情。该剧以三位即将三十岁的女闺蜜的爱情、婚姻、事业为主线,讲述她们和各自丈夫、男友、同事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作为一部新世代以女性为主的电视剧,起初还是妻子推荐给我的,抛开电视剧特有的附加情节,《三十而已》仍不愧是一部热播剧,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共鸣。
剧名《三十而已》顾名思义,是“三十而立”改编而来,更想用“而已”与“而立”的对比来表达三十岁这个时间节点是可以更洒脱的观点。其实剧集也和剧名一样,通过各种矛盾、对比,希望传达洒脱的态度,却也暴露出三十岁的人各有各的困难、焦虑、不满与渴望。
生活没有那么完美。
这是从各个主人公的在各类生活事件上的处理与追求,来向观众传递的价值观。其实从剧中的关系就可以看出来:生活没有那么完美,幸福的生活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生活则各有各的不幸。
不论是剧中双商在线,先是全职主妇后是茶厂老板的顾佳,还是柜姐出身,不甘平庸拼命奋斗的王漫妮,或是朝九晚五,平凡普通大多数存在的钟晓芹。
他们都有自己生活,也都隐藏着自己的幸福标准:钟小琴羡慕顾佳式的完美婚姻,王漫妮向往上海千万级别的海景楼房,而顾佳呢,则是羡慕楼上王太太的生活。然而,王太太就有着完美生活吗?不是,她也有着自己说不出的追求与苦楚。
三十而立,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人生经历与经验的总结所留下的,逐渐被后人信奉为生活条例,成为生活中重要参考的标准。
于是乎,几乎整个社会,都有着那种“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这种认为三十岁就应该是“成家立业”的传统意识,也让新时代的年轻人肩扛更多压力。
我的父母是70后,也有很深的三十而立的概念,觉得三十岁是应该拥有什么的年纪。但不同的是,他们也常传达的另一个观点:知足,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
结合这部剧,我认为知足就是接受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接受你没能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就像是顾佳、王漫妮、钟晓芹或者王太太,她们都没有别人眼中认为的那么完美,即使是到了三十岁、四十岁,她们还依旧在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渴望着。
所以,就像剧名一样,不过是三十而已。就如同剧中三人的对话:“现在想想,和教室里那些小孩一比才知道,真的,生活的本质就是,千难之后有万难,你们刚刚吐槽的,不就是十年前的自己吗?那等我们四十岁的时候,会不会也觉得,现在眼前的一切不过三十而已”。
正因为不完美,才会促使人向上追求。渴望自身的完美,并学会接受结果的不完美,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一个人物质和精神上升的本质:有追求,且知足。三十而立,三十而已:没有完美,并不需要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