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字用品音怎么读,它是什么意思
“戎”字的拼音是[róng]。字义解释: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古代称兵车:御戎。
4、大:戎功。
5、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6、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7、姓。
竖心旁加里念什么
竖心旁加里是悝字。
悝[kuī]、[lǐ]。
基本解释:悝[kuī]用于人名,李悝,战国时政治家。悝[lǐ]忧;悲。
详细解释:
悝[kuī]〈动〉①嘲笑。通“诙”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②另见lǐ。
基本解释:
悝kuī:嘲笑,诙谐:“悝穆公于宫室”。悝lǐ:忧愁:“云如何悝”。
戎边和戍边的读音
“戎边”的读音[róngbiān]
“戍边”的读音[shùbiān]
没有“戎边”之说,只有“戍边”。
“戎边”是错误的写法,正确写法是“戍边”,因“戊、戍、戌、戎”四个字字形相似,很多人会将它们乱用、错用。戍边意思是戍守边疆。
一、“戎”
?基础释义
1.兵器;武器:兵~。
2.军事;军队:~马。~装。投笔从~。
3.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
4.姓。
详细释义
〈名〉
1.(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2.同本义
戎,兵也。——《说文》
以习五戎。——《礼记·月令》
戎器不粥于市。——《礼记·王制》。注:“军器也。”
伏戎于莽。——《易·同人》
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又如:戎仗(兵器,军械)戎器(兵器)戎储(兵器储备)戎钺(泛指兵器。钺,古兵器名)戎具(兵器)
3.兵车
元戎十乘。——《诗·小雅·六月》。传:夏曰钩车,殷曰寅车,周曰元戎。
梁弘御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元戎(大战车)戎御(兵车的驾御者)戎轸(兵车)戎轩(兵车)戎路(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
4.军队
戎右少师。——《左传·桓公七年》。注“军右也。”
以脩我戎。——《诗·大雅·常武》
又如:投笔从戎戎士(将士兵士)戎级(军职)戎帅(军队的统帅)戎重(军事重任)戎威(军威)戎柄(军权)戎门(军门)戎政(军政)戎戍(行伍,军队)戎略(军事谋略)戎寄(军事任务)戎兵(军服和兵器)
5.战争。敌对双方的军事行动
戎成不退。——《诗·小雅·雨无止》
又如:戎舰(战船)戎烬(遭受战火的破坏)戎缮(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戎场(战场)戎戒(战备)戎捷(战利品)
6.戎羌,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
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戎狄(西戎和北狄)戎羌(借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戎荒,戎落(戎族聚居地)戎骑(戎族的军队)戎羯(戎和羯)戎虏(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名族的蔑称)
7.兵士
必有女戎。——《国语·晋语》
又如:戎卫(禁卫之兵)戎符(兵符。引申指兵权)戎经(兵书)戎卒(兵士)戎章(兵法,兵书)戎号(武官品级)戎禁(禁卫)
8.敌寇
戎者,兵也。…引申之,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之戎。——王国维《观堂集林》
9.古国名。故地在今山东省曹县东南
公会戎于潜。——《春秋》
10.姓
〈动〉
1.征伐进行武装的敌对行动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礼记·檀弓》
又如:戎心(征伐的意图)戎首(攻伐的谋主)
2.拔除
戎,拔也。——《方言》
3.假借为“从”。相助
〈形〉
1.假借为“崇”。大
念兹戎功。——《诗·周颂·烈文》
又如:戎功(大功)戎弓(大弓)戎丑(大众)戎疾(大害,大难)
〈代〉
1.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二、“戍”
基础释义
1.(军队)防守:卫~。~边。
2.姓。
详细释义
〈动〉
1.(会意。从人持戈。甲骨文字形,象人负戈守卫边疆。本义:防守边疆)
2.同本义
戍,守边也。——《说文》。按,伐者左人右戈,人持戈也。戍者,下人上戈,人何戈也。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数》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扬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戍人(古代守边军士的通称)戍守(守卫)戍客(离开家乡戍守边境的人)戍逻(守边巡逻)戍役(戍边的军士)戍将(戍守边境的将领)
3.驻守
三男邺城戍。——杜甫《石壕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又如:戍鼓(驻边军士所击的鼓声)戍主(古代驻守一地的长官)戍堡(边防驻军的营垒、城堡)戍御(防守御敌)
〈名〉
1.守边的士兵
乃归诸侯之戍。——《左传·定公元年》
又如:戍傜(兵役及劳役)戍屋(戍卒屋舍)戍妇(戍卒的妻子)戍歌(戍卒唱的歌)
2.守边之事
如:戍漕军需用品之运输。特指水运。又指边防区域的营垒、城堡。
其谢尚、王愆期等,悉令还据本戍。——《晋书·庾亮传》。又如:戍堡
仪发第四声是什么字
仪发第四声应该是意,是意思意见的意,也可以读议,这就是当议论,会议,议员来读的,也可以读义,主义也有这个艺,艺术,艺术家,园艺等等。
岂曰无衣的读音
qǐyuēwúyī"岂曰无衣"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传统解释写秦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 *** 的慷慨战歌。
戎戊戌戍的读音
róngyīxūwù。
组词;戎马(róngmǎ)
“戎”字的“戎”字的拼音是[róng]。字义解释: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古代称兵车:御戎。
4、大:戎功。
5、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6、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7、姓。是[róng]。字义解释:
1、古代兵器的总称。
2、军队,军事:兵戎。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戎装。戎马。
3、古代称兵车:御戎。
4、大:戎功。
5、称(方言,音如“农”):“戎有良翰”。
6、中国古代称西部民族:西戎。戎狄。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