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祥云县是马列主义先驱、中国 *** 早期党员、无产阶级先驱王辅生和 *** 云南省委之一书记王德三的故乡。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长征,途经9乡1镇66村,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近千人加入了红军。它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驼峰航线中转站——云南驿机场的所在地。是 *** 滇西工委革命活动中心、 *** 滇西委员会、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 *** 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的起源地和中央根据地。
祥云是之一个叫云南的地方。因省县同名,1918年改称祥云县。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革命老区县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和耀眼的红色文化资源。该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活动,利用好红色资源,延续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真挚淳朴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播下更多爱党爱国的纯洁种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活动地点
“红领巾”小翻译排练并上岗
5月22日至23日,由全县层层选拔产生的36名“红领巾”小讲解员,在县团委、教育体育党工委的精心组织下,走进祥云“红色传承”教学基地管理中心和王晓达烈士故居,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让我讲好党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实践活动。
采用专项训练与经验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5月22日上午,36名小讲解员首先来到王晓达烈士故居,由专业讲解员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了解祥云光荣的革命斗争,记忆红色革命的故事。
5月23日下午,庄严的宣誓仪式结束后,36名小讲解员一起走进祥云“红色传承”教学大厅,在专业讲解员的指导下,通过“看、听、学、练”开始讲解实战化训练。小讲解员们热情大方,争先恐后,掀起了一个又一个 *** ,赢得了当天来“红色传承”现场讲堂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的阵阵掌声。
培训演练刚结束,这36位“红领巾”小讲师就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一展身手。目前,这位活泼可爱的“红领巾”小讲师,正在学校和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俱乐部”、“我为同学讲党史”等活动,走遍全县中小学。以青少年特有的方式,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播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滋润每一朵绽放的花蕾。
“报名并被选为小‘红领巾’讲解员,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革命故事,也提高了我的演讲能力、智慧和勇气。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祥云银关小学五年级二班杨晨宇高兴地说。
活动地点
小红军走上了古驿道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继承了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在米甸古驿道上,一群精神矍铄的小红军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走来。原来,为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丰富师生党史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5月25日,米甸镇组织强浪小学联合分校、强浪小学开展了主题为“重走长征路,争创新征程”的教育活动。200多名师生从强浪小学出发,徒步10多公里,途经博罗村——石陈江——田阳哨——马鞍山石板路——白沙坡。活动包括誓师大会、少先队员重温入队誓词、红军长征途经米店故事宣讲、唱红歌、文艺活动等。
在强浪小学,出发前,师生举行誓师大会;在博罗村广场,学校老师带领全体少先队员重温誓言。
在楚昌河田阳哨的草坪上,师生就地休息,跳起欢快的竹竿舞,聆听红军过甸的故事。烈日下,五星红旗、党旗、少先队旗在马鞍山宛宛山路上迎风飘扬,映衬着蓝天白云。一队队“红军”精神抖擞,经受着庄严的精神洗礼。
强浪小学校长彭福清说;“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让师生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岁月,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让老师教得更好,让学生学得更努力。”“今天的活动锻炼了我的意志。我要以红军为榜样,好好学习,把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强浪小学的学生李书俊这样说道。
活动地点
党旗飘凤凰山,大绿树下讲故事
5月12日上午,阳光温暖,微风习习。祥云县鹿鸣乡凤凰山文昌宫一棵千年老树下,中国人民 *** 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滇西人民自卫团指挥中心和原总部所在地,党旗、团旗、少先队旗迎风飘扬。
一群穿着藏青色校服、戴着“红领巾”的少年紧紧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两位老爷爷给他们讲述边总八营的革命历史故事。党旗、团旗、少先队旗,相得益彰。大家坐成一排,整齐肃穆,静静聆听。
活动地点
“同学们,1949年4月16日, *** 滇西工作委员会祥云支部将滇西人民武装部集中到祥云县夏庄街道玉峰寺进行整编,成立了滇西人民自卫团,下辖六个旅和一个政治队,共1000余人。李建洲任司令员,陈家镇任政治委员。在敌人的重重围剿和白色恐怖下,为了隐蔽队伍,壮大实力,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自卫团领导机关决定离开夏庄,把队伍打散,潜入鹿鸣山区的森林里。72年前,1949年9月10日,在鹿鸣乡凤凰山文昌宫的这棵大绿树下,举行了一次军民誓师大会,滇西人民自卫军团及其地方游击队改编为中国人民 *** 滇黔桂边区纵队第八支队。依托鹿鸣周边方圆数十公里高山峡谷的屏障,进入四通八达的密林和驿道,‘边纵八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周边建立了广大的游击区和根据地……”今年我88岁,退休干部,15岁加入地下党外围组织人民青年团,16岁加入‘边纵八队’,经历了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
“同学们,爷爷今年82岁了。我们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国家贫穷落后,吃不饱饭,冬天没有厚衣服穿,没有学校读书。你们成长在一个幸福的新时代,这是祖国的萌芽,时代的希望。你就像这个早晨经过革命篝火洗礼的凤凰山和文昌宫里初升的太阳,更像每年春天这棵大绿树的枝头。以刚才邹爷爷给你们讲的革命故事为指引,你们要从小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爱祖国和家乡,听党的话,感受党的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志存高远,增长见识,锤炼意志,品学兼优,让最美的年华在奋进的新时代绽放。”82岁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赵祖龙给
两个多小时的故事会,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着两位老爷爷坐着,问问题。
鹿鸣中学八年级学生说:“请邹爷爷、赵爷爷放心,凤凰山、文昌宫、这棵千年大庆树都将见证。作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鹿鸣乡年轻一代,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红色基因,努力学习,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家乡,将来长大后努力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云南网通讯员李世祖杨舒涵山雨梁欣欣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