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的代谢周期为28天。很多人觉得28天就白了,但是除非28天不出门不晒太阳,估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周成说,要想白拿回来,首先要做好防晒。中午烈日炎炎,尽量避免外出;平时出门,太阳伞、帽子、墨镜都不要落下。更好再穿上防晒衣。一定要涂防晒霜。
皮肤最怕紫外线
芬兰医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也会引起皮肤细胞和血管细胞的变异,其辐射可能会加速皮肤血管中的恶性癌细胞向血管壁的附着。
紫外线是皮肤老化和光损伤的罪魁祸首。 *** 总医院余瑞耀教授认为,除了自然衰老,人体皮肤衰老的主要因素是紫外线辐射。
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的皮肤容易变得黝黑、粗糙、有皱纹,容易出现老年斑和疣,皮肤松弛无弹性。这是皮肤光损伤和光老化的结果。相反,长期在室内工作生活的人,因为较少接触阳光,皮肤光滑有光泽,皱纹和老年斑也较少。
3级以上的紫外线需要防晒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到0.40微米的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越短,对人体皮肤的伤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以穿过真皮,中波射线可以进入真皮。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紫外线最弱的时候(0-2),对人体影响不大。出门戴遮阳帽就好;当紫外线达到3-4级时,外出时除了遮阳帽外,还要戴墨镜,并在身上涂防晒霜,防止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伤害;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出门一定要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到7-9级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更好不要在沙滩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或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危害极大。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化妆品?
上海医科大学的周华教授说,首先,防晒化妆品应该均匀地涂在暴露的皮肤上;其次,用量要充足,在皮肤表面看到一层防晒化妆品,才能达到说明书中所说的防晒效果。SPF(皮肤保护因子)表示防晒产品防晒和吸收紫外线的能力。SPF是在每平方厘米皮肤上涂抹2毫克防晒化妆品后测得的指数。
每单位SPF值表示可以在阳光下停留15分钟而不被B紫外线(U-VB)伤害。比如SPF15,意思是涂抹SPF15防晒产品后,可以在阳光下停留15×15=225分钟,这样皮肤就不会受到紫外线b的伤害。
根据肤色和对阳光的反应,皮肤分为ⅰ-ⅶ型。周华教授说,中国人的皮肤类型大多是IV型,少数属于III型和v型,IV型皮肤容易晒黑但不容易晒伤。因此,周华教授建议,IV型皮肤的人应该选择SPF值为6-8的防晒化妆品。
目前国内外有片面追求高防晒的倾向。原因是当消费者没有按照要求涂抹足够的时候,就会出汗或者把自己浸在水里。SPF高的防晒化妆品可以提供相当的保护,而SPF低的就无能为力了。
但是高SPF的防晒化妆品对皮肤有 *** 性,而且价格昂贵。在地面上,紫外线A(UVA)的强度比紫外线B(UVB)高30多倍,而很多防晒化妆品只对UVB有保护作用。使用防晒化妆品后,人们倾向于呆在户外更长时间,因此,他们比平时接受更多的VBA辐射。根据最新研究,UVA还会损伤皮肤。
所以更好选择既能防UVB又能防UVA的广谱防晒化妆品,比如SPF高的防晒化妆品,一定要广谱。一般来说,选择SPF 15-25,UVB/UVA的防护比不小于等于2.5。
晒黑后保湿很重要
晒黑后要保湿而不是美白产品。因为皮肤被晒伤后会缺水,缺水后皮肤会变得脆弱,很多美白成分都有一定的 *** 性,所以要达到好的美白效果,首先要修复皮肤屏障。保湿的时候要注意产品会不会致敏。可以选择含有玻尿酸等温和成分的护肤品。日常准备一些矿泉水喷雾,也可以随时随地缓解皮肤日晒后的缺水状况。喷完后涂点乳液,避免皮肤水分过度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