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如何教育孩子认识和纠正错误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
在管教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说就通,一次就好。 但是,这不仅需要家长坚守原则,还需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而这些话对孩子的管教来说,是适得其反的。
你错哪里了?
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要比问10次你错哪了好得多。
在孩子成长之初,他们还不能正确分辨“错误”和“正确”,他们所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的反应或者自己的主观意识。
当父母问孩子:“你哪里做错了? ”有时,有些孩子会说出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但更多的孩子不能正确回答父母的问题。
因此,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明确错误的严重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尤其是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时,一定要让孩子学习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
而事后应该冷静地告诉孩子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通过讲故事、聊天等引导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正确的行为方式。
为什么要这么做?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真的能理解父母这个问题背后的意思吗?
童童妈妈说,每当童童犯了错误,自己都会问她。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但是,童童的回答经常会惹怒她。 不是说这样做不是个好宝宝,就是扯些无关的事情。
追究其原因,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一些错误行为受限于自己的行为能力,而另一些错误行为则是自己还没有完全的实现行为自律自主。
这时,即使父母不断追问为什么,孩子也只会感到恐慌和排斥,意识不到自己究竟做了什么。
因此,父母只有先消除孩子的恐慌心情,和孩子一起寻找“错误”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让孩子自己意识到事情发生的原因。
说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你好!
在亲子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最需要避免的是打着爱的旗号去伤害。
瑶瑶妈妈总是对瑶瑶说:“让你吃饭是为了你”、“我说你都是为了你”等等。 特别是当瑶瑶的行为没有按妈妈的要求来时,妈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白费了。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充足的喘息时间,都需要独立的个人时间来成长,但相对放手不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反而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更能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独立自主的性格。
所以父母在意识到孩子的“错误”时,首先要意识到这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偏离了自己的安排,还是因为这是错误的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明确孩子的行为原则的底线,在原则范围内的行为要给予孩子相应的自由,培养孩子在探索、发现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你认真点怎么就不行?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行为的映射。
米琪妈妈说“每次让米琪吃饭、画画或者是跳舞的时候,米琪就左看右看。 一个小虫会给她看半天,可是看电视或玩玩具的时候,喊多少次也听不见。”
“认真”来自于专注,孩子没有认真做某件事的时候,有部分原因是事情本身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事情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会让孩子感到困难,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什么才是专注。
父母要让孩子看到整件事情中的乐趣所在,利用事情本身的吸引力来激发孩子的专注力,同时应该和孩子一起把事情分阶段,实现小梯度大目标,遇到困难不会立即退缩。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主动告诉孩子什么是注意力集中,创造一个培养注意力的良好环境。
说了不让你这么做,就是不听话!
“听话”不等于明白道理。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听话”,但父母没有明确孩子是否需要完全听从父母的指示。 到底应该听谁的“话”? 到底应该“听”什么事情呢?
过度“听话”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懦弱、自卑的心理,在需要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就无法做出必要的选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有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心理,家长与其告诉孩子“听话”,不如告诉孩子什么是“道理”。
因此,家长应该“未雨绸缪”,在日常生活中,把孩子当做大人沟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明白生活的道理,在孩子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分析利弊后,让孩子有最终的选择权。
如果孩子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不能判断是非,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归类为不听话,而应该及时帮助孩子调整,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
你下次再那样做的话,我就……
糖糖奶奶总是对她说:“下次不吃饭奶奶就不喜欢你了。”或者说:“下次你不听话,我就再也不给你吃零食了。”
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类似的话,以免孩子犯了错误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能起到什么永久性的作用吗?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相似的话其实有明确的威胁性质,甚至包括你要怎样做才能得到。 这样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变得没有自信,同时也会出现明显渴望关心、渴望认同的情况。
因此,当父母希望孩子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时,首先应该告诉孩子的是,爸爸、妈妈相信你,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认同、父母的信任和鼓励,从而激发努力的动力,更好地修正自己的行为,真正的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