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原文翻译及解析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故事,讲述了刘备三次前去拜访著名的军事智囊诸葛亮的经历。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反映了刘备的谦虚谨慎和诸葛亮的卓越智慧,还传达了一种尊重智者、寻求智慧的价值观。现在,我们将为您呈现《三顾茅庐》的原文及翻译,并对其进行解析。
原文: ``` 第一回 董卓行凶吕布有谋 何太后议和国破家亡
话说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朝政日非,百官不安。正是:吕布勾结李肃张范 皇帝幽禁王异何太后释放马日磾乱臣贼子乘机害民。一日,何太后与何进商议。何进曰:“国家危在旦夕,吾当冒矢石之危,不图荣华富贵。”何太后曰:“早晚当尽快图发。”何进曰:“自吕布之后,我每每欲杀之。今天来会亲自见,就借此机,以计取之。”何太后曰:“贼人勇而无谋,必误事。我料他三更不过五更。”何进曰:“今日吕布独来,无心之人甚多,他如何不敢来。”太后从之。 ```
翻译: 第一章:董卓专权,吕布谋反,何太后商议国事
故事发生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董卓专权,朝政混乱,百官无法安宁。正是因为董卓的专横,吕布联合李肃和张范,皇帝被囚禁,王异被困,而何太后则与何进商议对策。何进说:“国家危在旦夕,我愿意冒生命危险,不求荣华富贵。”何太后表示同意,强调要尽快采取行动。何进继续说:“自从吕布入京以来,我一直想除掉他。今天他亲自前来,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将他除掉。”何太后则表示:“吕布虽然勇猛,但缺乏智谋,他必然会犯错误。我估计他不会在天亮之前离开。”何进坚持认为:“今天吕布独自前来,没有其他人在身边,他不敢不来。”太后同意了何进的计划。
解析: 这一段原文描述了当时乱世中的局势,以及何太后和何进商议对付董卓和吕布的计划。董卓专权,吕布谋反,国家危机四伏。何太后和何进决定采取行动,计划除掉吕布,以挽救国家危机。这个故事突出了忠诚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描绘了乱世中的政治斗争。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多次改编成文学作品、戏剧和电影。通过这个故事,人们可以看到在困难的时刻,追求正义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