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一篇毕业论文多少钱)
通过思想提炼和改造进行自我修养
在选择法律职业的时候,总要有一些法律人的理想情怀。撰写学术论文的冥想是坚定我们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径。我愿意坐在冷板凳上认真学习,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屏住呼吸,多思考,悟出道理,发表自己的见解,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观念的影响,努力达到一种“淡泊明眸,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这也是我坚持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初衷。
结合我的个人经验,我认为论文写作应该做到三个方面:
之一,要有文以载道的深度。
周敦颐曾说,“文所以载道”。在周敦颐的心目中,这个“道”特指“儒道”,即文章写出来要有用,里面包含的思想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说到写学术论文,“用文字写,就是我们的文章要对司法实践有用。经过认真研究,可以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写和剪之间要有一个选择。
杜甫在《戏作六绝句》中写道“改假身为雅者贵师也”,他认为要评判前人诗词的功过,要分清取舍。落实学术论文的写作,需要精心选材,收集政策资料,提高文章的位置,收集实际案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收集法律专著,增强文章的深度。
第三,要有润色文字的匠心。
写论文时,只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才能出“二月花”。学术研讨会论文只有一万字,需要精雕细琢,最后以精炼的表达呈现。在写作过程中,随着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深入修改,无关的表述被果断抛弃,讨论更有力地引向更深刻、更集中的观点表达。借助一些图形工具,可以丰富视觉形式,更简洁地表达观点,避免读者审美疲劳。
写一个适合自己的“好”题目。
先找准定位,合适的才是更好的。
对于刚开始用手写论文的同志来说,用笔是不可能触碰到“套路”的,更不要说写的内容了,甚至从哪里开始找论文的方向可能都有点困难。如何拨云见日,首先要知道自己目前的状态。是否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否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如果对理论研究感兴趣,写作内容可以向研究文章的文体倾斜;如果理论研究不能很好的掌控,我建议可以从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的课题入手,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司法实践,学术研讨会主要是全国法院系统的竞赛。专家评议想看到的是反映基层法院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操作困境。
第二,找一个“好”的话题
选题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不同类型的研究需要不同的主题。明确调查对象。比如今年的主题“人民法院为服务发展新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提供司法保障,民商事法律适用”,与民商事相关,用“新发展”一词写论文。找准方向。除了最小的切入点之外,还应该尽可能的新但与审判实践密切相关。切入的角度可以根据选题的参考,结合一些上级文件,观点等等。平时做一个有良心的人,关注各种动向。寻找巧妙的小角度切入。一定有很多人在写同类的论文。如何让你的论文,尤其是题目有趣,需要找一个小角度。离婚冷静期?居住权?性骚扰的民事责任?这些都是热门话题。写系统完善的时候直接空打洞崩溃是非常容易的。更好是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写特点,或者顺便说一下民法和刑法的交叉,管理和法律的交叉。
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技巧和选题
通用目的:提供一个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可以想象成一个软件反馈平台。开发者希望每一个用户发现问题后都能一起帮忙解决问题,但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发现不了那么多问题的。所以学术讨论要以问题为导向。写文章要考虑三个问题:
之一,这个方向写作有什么用?
热点问题。如果认为现阶段研究这个问题更有意义,就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
2.发现并解决你的问题对法院或中国的法律工作有什么积极作用?
我们要以胡适的话为标准,“畏无止境的真理,才会欢喜上进。”只要在小的特定角度有增益。
3.提议的解决方案有意义吗?
很多人忽略了写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以为随便写点东西就够了。其实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一般一篇文章要达到文章的四分之一才能被认可,要有一定的原创性才能获得更高的奖项。
学术研讨会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快速变化的方法论。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1.找热点:国家、地方、宏观;
2.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采用实证调查——做别人没做过或很难做的事;如用历史的方法——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别人发现不了的新情况;
3.专心写作,才能有的放矢:学术研讨会对比较研究的要求很高,不要轻易尝试。专心写学术研讨会的文章,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