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四字别名
西安的别称有长安、镐京、西京、大兴。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全市下辖10区3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862.75万,其中城镇人口626.44万。“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的原名
西安以前叫长安,又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建筑新城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别称。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之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
西安雅称
西安的雅号是长安。
西安古时候称长安,是中国西北部更大的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含西咸新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国家明确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有着十三朝建都史的都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形象更佳城市、中国国际形象更佳城市、中国更具幸福感城市、全国第四届、第五届文明城市。
西安有没有别名
自古到今,西安的别称有长安、镐京、西京、大兴。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八水绕长安。
西安的别名
?
长安、镐京、大兴、凤城等。
1、丰京:与镐京同为西周国都。在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周文王伐崇侯虎后自岐迁此。
2、镐京:和丰京一起并称为丰镐两京,是西周时代的首都,作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称宗周,周武王即位后,由丰京迁都镐京。
3、大兴城: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因汉长安历经长期战乱,年久失修,破败狭小,污染严重,于是隋文帝决定另建一座新都,新都定名为大兴城。
4、长安城:汉高祖五年,刘邦开始在渭河以南、秦兴乐宫的基椒房殿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命萧何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此地原为秦始皇弟君的封地,取“长治久安”之意,故命名为长安城。
5、凤城:武帝在长安城修筑两个巨大的凤阙,成为长安城的地标,所以长安也称作凤城。
西北别称
所谓“大西北”是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别称。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等省。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主要有蒙古族、 *** 、 *** 尔族、哈萨克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