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背后的故事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说明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的意思是: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出处:出自南宋词人刘过的创作的一首重游故地的忆旧之作《唐多令·芦叶满汀洲》,“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翻译: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中秋节为什么要饮桂花酒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中秋节期间,桂花开始盛放。正所谓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这个时候的桂花香,十里开外都能闻见。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自古人们就喜爱桂花,它清可荡涤,浓可致远,有“九里香”的美称。它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人们称为“仙友”。
桂花陈酒为什么没人喝
早些年条件差,吃甜的人多,尤其是老人、孩子,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选择余地大,比较讲究吃,想法也变了,新生事物多,甜的东西不受欢迎了,像桂花酒,虽然是公司的老牌子,口感改进很多,甜味也淡了一些,可是销量还是在下降,真正喜欢喝酒的人是不会去喝桂花酒的。
江南驿女老板“兔子”说,桂花酒酒精度不高,小时候家里过中秋,老人、小孩都喝几口,甜甜的,很好喝,吃吃月饼,很有气氛。现在嘛,年轻人不讲究了,知道的人少,也不喜欢喝甜酒,像桂花酒、米酒之类,喝的人越来越少了。
喝桂花茶寓意
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也意味着家庭幸福、甜蜜,富贵吉祥。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满堂的寓意,而中秋节是月满人团圆的日子,在中秋节喝桂花苯就更加寓意深刻了。桂花在秋天开花,桂花茶就是选金秋桂花酿造而成,此时的桂花茶香味浓、色泽金黄、甜味十足,是餐桌上常见的饮品。
桂花茶或酒的历史好比中秋节一样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之说。到了清代,中秋节饮桂花酒变成既定习俗。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或茶”。
中秋节喝什么酒的风俗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在中秋节,喝酒是一种常见的风俗。人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传统的酒品,如黄酒、白酒、米酒等。黄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常常被用来祭祀祖先和庆祝节日。
白酒是中国更具代表性的酒类之一,其浓烈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米酒则是一种以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类,口感清爽,适合中秋节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无论选择哪种酒品,喝酒都是中秋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举杯共饮,表达团圆和祝福的心意。
幼儿园中秋为什么要喝桂花蜜
在幼儿园中秋节,喝桂花蜜是一种传统习俗。桂花蜜是由桂花浸泡而成的甜美饮品,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桂花象征着团圆和美好,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喝桂花蜜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此外,桂花蜜还有滋补养颜的功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益。通过喝桂花蜜,幼儿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秋节的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