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地名的探索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中原地名的探索是我的第二个课题。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了解或者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更多的是神州的祖先,他们历经风雨,代代相传。成就辉煌事业的奋斗历程。
▲潢川风光
众所周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闻名于世。那么,你听说过黄河吗?你没听错,是黄河,不是黄河的别名。它的发音和黄河一模一样。只是这条河与黄河无关,而是淮河的重要支流。
黄河是淮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经河南省东南部。发源于新县湾子山,向北贯穿光山县城,在潢川县景子镇两河村汇入淮河。
▲黄河淮河位置图
黄河与淮河汇合,因为黄河命名了一个年轻的县——潢川——黄河之河!民国二年(1913年)二月,废州直隶州成为潢川县。本县因春秋时为黄国之地,县城靠近黄河,故名潢川县。
潢川因黄河而得名,但并非只有一个黄河。除了河南,中国还有一条河,也可以叫黄河。▲西拉木伦河(湟水下游)
在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脚下遥远的地方,有一条西拉木伦河,它是西辽河的北源。蒙古语意为“黄河”,历史上曾被称为湟水。它在《吕氏春秋》、《淮南子》中被列为“中国六大河流”之一,在《水镜注》中也被郦道元记载。
《旧唐书·契丹传》:“湟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故里。”辽、金、元、明都叫黄河;明代又称北黄河,蒙古语译名舍拉穆林。
▲潢川地名变更
潢川的命名只有一百多年。历史上地名的变迁围绕着“广”和“益阳”两个字——古为广国和,汉至隋分属益阳郡、益阳郡和益阳后国,等等。唐朝以后主要是光州,有时也叫洪州、汝宁府。
光国潢川古国是一个光明之国。《广州志典校本》记载:“黄帝二十五子,有十二姓,其姓分国,古书所见者,皆辉煌。”《郭明纪》云:“春秋图有荣州,今光州也。”《龚宇》载:“是扬州之域,三代之业,春秋时为郭煌。”少昊的后代被封为广国,即今河南潢川县。
▲郭煌领地
郭煌春秋时得诸侯国之名,是黄的出生地。残存于周代的郭煌,位于豫东南、鄂东北。皇姑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西北6公里的古龙乡。遗址保存完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歇,郭煌的后裔,在楚国做官,被封为淳沈骏。他的地位仅次于楚高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潢川风光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中部,大别山南麓,淮河以北,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带,东经114° 53′—115° 21′与北纬31° 52′—32° 22′之间。全县辖17个乡镇、4个办事处和1个国有农场,总人口88.24万人,总面积1666.1平方公里。县东接固始,西接光山,南接商城,北与隰县、淮滨隔淮河相望,是豫东南的中心。
(部分图文来自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