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是一个尘土飞扬的文明。相对于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的发现时间,哈拉帕文明的发现更晚,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发现,这个尘封已久的文明才为世人所知。
考古学家认为,哈帕文明的时代晚于尼罗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大约在2500年到1500年前。这一考古发现将南亚次大陆的古代文明又向前推进了1500年,吠陀文明不再是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
哈拉帕文明虽然没有尼罗河文明古老,但其文明成就不亚于其他古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创造者被认为是达摩人。这个文明有成熟的城市,有独特的建筑,有相对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篆刻等艺术作品。
哈拉帕文明的衰落及其 *** 过程都是一个谜。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摧毁了哈拉帕文明,也有人认为是自然灾害摧毁了哈拉帕文明。不同意见各有各的道理,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一、惊喜:哈拉帕文明的发现除了哈拉帕文明的出现,大家都认为南亚次大陆最早的文明是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之间,外来的雅利安人建立的吠陀文明。
直到1922年,考古学家发掘了两座城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世人发现次大陆上有一个比吠陀文明还要古老的文明。而且这个文明也有两个独特的城市,城市里的房屋和街道排列得很有规律,体现了哈拉帕文明早熟的特点。
1921年,考古学家在旁遮普省进行勘探。这些考古学家的考古灵感来自附近的佛塔。他们认为这座佛塔及其周围应该有一个文明遗址。虽然年代无法确定,但至少会和佛塔所展示的犍陀罗艺术有关,很可能是犍陀罗艺术相关的艺术遗址。
考古学家大胆假设后,开始仔细考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1922年,考古学家在旁遮普发掘出了一座古城,即哈拉帕城,因此这个文化遗址被命名为哈拉帕文明。
哈尔帕城露出真面目后,考古学家进行了相关发掘,并扩大了发掘范围。于是,摩亨佐达罗城相继问世。
这两座城市向世界展示了哈拉帕文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才能前进。考古学家认为,哈拉帕文明的时代大约在2500年到1500年前。
阿卜杜勒学者指出:“哈拉帕文明最早起源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800年左右,其高峰期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左右...主要地区与今天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相吻合。”
第二,早熟的哈拉帕文明1。城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
为了解开哈帕文敏之谜,我们需要了解哈帕城和摩亨佐达罗城。这两个城市和周围的村庄构成了整个哈帕文明。
摩亨佐达罗城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是世界历史上建立较早的古城。很多学者戏称摩亨佐达罗城为“早熟”。原因是摩亨佐达罗的城市结构比同时期的古城要先进得多。
哈拉帕城有一堵高墙,将城内和郊外隔开。城市有相对先进的设施,居民居住在集中的地区,有一个共同的庭院。
以东方视角书写哈拉帕文明的雅布和大卫在他们的《哈拉帕文明完整档案》中认为,哈拉帕文明中的哈拉帕城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古建筑,城内建筑与摩亨佐达罗城有着相同的特殊分工。
哈帕城不是一次性建筑,它建造了很多次,而且是在大量衰败的老城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莫佐达罗市的城市结构是网格状的,有一个中心广场,市内所有的人在这里一起处理政治事务。城市里的街道很宽,有很多可以居住的建筑。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窗户比较小,据说可以挡风挡沙。
再者,城市内部的设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这也是摩亨佐达罗城市的成熟特征之一。有专门的城市办公楼,手工业作坊,全城市民讨论重大事件的广场等。摩亨佐达罗城的排水系统和罗马一样先进,这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尤其是雨季。
2。经济:农业和手工业
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哈拉帕文明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可以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相媲美。农业和手工业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和大路皮人的艰苦创造。
自然原因促使南亚次大陆诞生了哈拉帕这样的古老文明,也使俄罗斯的文明远远落后于印度、埃及、西亚和中国以及拉丁美洲。因此,自然因素对早期文明非常重要,有时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次大陆的农业有重要影响。主要有两个原因。之一,热带季风气候的平均温度一般在22度以上,最冷的平均温度也在16度以上,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二是因为南亚次大陆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可以阻挡北方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使次大陆的温度适合农作物生长。只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在这种气候下,次大陆的农业在公元前世纪繁荣起来。
哈拉帕文明所在的地区主要是平原。每年旱季,喜马拉雅山融化的冰雪会代替雨季的雨水,注满印度河。印度河流经的地区得到了充分的灌溉。因此,哈拉帕文明所在地区可以发展集约农业。
达摩人生活在平原上,北方的高山挡住了入侵者的破坏。只有凯达山口是达摩人与外界沟通的通道。哈拉帕文明的农业发展与其季风气候和土壤密切相关。
兰德斯在《一个国家既富又穷》中指出:“自然对每个国家都是不公平的。”这句话非常适合南亚次大陆和俄罗斯文明。
哈拉帕的文明时期属于青铜时代,大量的农具被保留下来。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麦和棉花,动物是狗、猫和牛。从考古学家给出的证据来看,动物主要是那些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动物。
此外,哈拉帕文明的居民还能 *** 陶器和刀具,这说明这些原住民已经摆脱了原始落后的状态,学会了主动 *** 器具。
三、未解之谜:哈拉帕文明的消亡外敌入侵论是哈拉帕文明灭亡的解释之一。很多学者认为哈拉帕文明的衰落是因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外族的入侵。
至于入侵者的身份,没有一致的答案。有人认为他们是雅利安人,有人认为他们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入侵者入侵后离开,哈拉帕城和摩亨佐大陆城因屡遭入侵而不断衰落。
哈拉帕文明的居民在生活富足的时候,有余力控制洪水,而当城市衰落的时候,却无力控制洪水过后的城市房屋。直到公元前1750年,土著受到外来入侵者的致命打击,城市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哈拉帕文明被埋没在泥土中。
天灾论是哈拉帕文明衰落的另一个重要解释。自然灾害包括袭击城市的洪水和摧毁城市的火山爆发。
一方面,洪水对哈拉帕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南亚次大陆在雨季经常发生洪水。然而,哈拉帕文明全盛时期的居民有能力控制洪水,修复被洪水破坏的建筑和田地,而衰落时期的原住民却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火山爆发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南亚次大陆正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地震带的交界处。这两条地震带常年爆发不同规模的地震,所以位于地壳运动活跃带的哈拉帕文明最有可能受到火山喷发的打击,这和维苏威火山摧毁庞贝是一样的。
火山喷出的岩浆会凝固成岩浆岩,破坏现有的城市建筑,岩浆会堵塞河道,导致农业发展缺水少地,对哈拉帕文明的发展也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四。摘要南亚次大陆的哈拉帕文明是人类文明发掘史上的奇迹。一开始它的出现很奇怪,比较晚。刷新了古印度文明的学术知识。哈拉帕文明是如何形成的,也充满了想象,没有达成一致。流传最广的是土著达卢皮人创造了哈拉帕文明。
哈拉帕文明的消亡也是一个未解之谜。学者们各持己见,各有各的理由。自然灾害、外敌入侵、集体撤离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哈拉帕文明虽然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毫无疑问,它创造了堪比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成就。
从哈拉帕文明的农业发展来看,自然是偏袒哈拉帕文明的。丰富的作物品种和小雕像显示了哈拉帕文明的成熟。这些成果将成为考古学家未来解开哈拉帕文明之谜的重要钥匙。
引用
1。雅布和吠陀:哈拉帕文明的完整档案
2。赫克托·库尔查:印度历史
3。《巴基斯坦的历史》,作者伊夫蒂哈尔·h·马里克
4。基辛格:世界秩序
5。吴和齐: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