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邓氏美蓉(中国更高的建筑是多少米)
技术人员轻点屏幕发出指令,无人插秧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动开始插秧。张兴龙摄
技术人员轻点屏幕发出指令,无人插秧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动开始插秧。张兴龙摄
“中国绿色邓氏美蓉”:“全方位智能化”农业高科技打造“中国饭碗”
6月17日,Zhongxin.com佳木斯(江蕙)“200个监测点,20个小型气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监测装置等设备,覆盖122万亩耕地,可自动提取作物生长环境各要素信息,最终实现‘全程智能栽培’的目标”。日前,“迈向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黑龙江报道团,来到中国绿色邓氏美蓉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副场长韩天佳介绍了“中国饭碗”蕴含的高科技。
黄贝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位于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形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1万亩。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公司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8.3万台套,综合机械化率达99.2%,粮食年产量超过137亿斤,占黑龙江省的1/9。2019年,公司粮食总播种面积1123万亩,总产量551万吨。
无人插秧机正在自动插秧。张兴龙摄
“大屏幕上这张图是农场农业生产经营大数据的应用界面,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生产种植、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在七星农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前,韩天佳说,该平台通过采集农业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多种方式应用大数据,可以充分体现农场农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工作。“通过农业大数据的分析,找出作物生长的规律,然后通过智能化的农业机械设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同时,借助物联网平台的大数据,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进而通过大米供应链的载体作用,塑造大米产品的品牌化”。
七星农场稻田监控设备。张兴龙摄
韩天佳告诉记者,始创于1956年的七星农场,现有耕地面积122万亩,其中水田105万亩。是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水稻种植面积更大的农场。通过建设种植、仓储、物流、加工、销售“五大联盟”,七星农场的水稻生产可以追溯到全产业链,平均每亩种田成本可以节省200元,水稻平均售价可以多卖一毛钱。
大北农垦集团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生产的农产品。江蕙
七星农场智能农机科技创新基地无人农机作业试验田里,技术人员敲击屏幕发出指令。两台无人插秧机和一台桨式搅拌机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自动开始插秧制浆,全程没有人工干预。
工作人员通过采集的农业大数据,全面掌握农作物的长势。张兴龙摄
据七星农场农机中心主任孟庆民介绍,今年,七星农场与29家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在万亩迪达实施2000亩无人农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七星农场已拥有20余台无人作业机,而以往只能走AB线的农机导航系统增加了智能控制套件,实现了机械自助启停、自动油门控制、农具自动作业、环境感知、路径规划、自动避障等功能。“我们将持续更新和测试农业机械技术,让无人农场示范田实现植保、收获、旋耕、整地等各个阶段的无人作业,真正打造以物联网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农业大脑’,全力推进水稻生产的智能化管控服务流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