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燕丹、陈辰,每经编辑:何建玲
图片来源:图片网
杠杆会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反身性理论”。在牛市中有助于上涨,在熊市中有助于下跌,但在动荡的市场中最让投资者感到难受。但作为券商稳定的收入来源,一直被业界所看重。
近日,全国商报记者发现,各大证券公司悄然开始了两大金融业务的“拉客”大战,主战场是融资利率和融资融券利率(以下简称两大金融利率,为简单起见)。虽然目前各大官网的融资融券标准利率都是8.35%,但不少券商都给出了各种优惠。比如东方财富分流新客户的融资利率不高于6.99%;平安证券对新客户的融资利率低至5.88%;五矿的二合一账户“福利”甚至给出了低至4.99%的融资利率。
现阶段4.99%是一个什么样的利率?我们来和社会最关心的房贷利率做个对比。由于种种原因,今年各大银行贷款额度紧张,各大城市贷款利率呈上升趋势。RealData的数据显示,60个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4%,二套房贷利率为5.62%,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经达到6%以上。
这两笔贷款的利率低于按揭贷款的利率。是两家贷款竞争太激烈,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投资者对券商的“让步”反应如何?券商会面临“赚了不赚钱”的窘境吗?过去两次金融业务的风险给券商带来了哪些教训?且看国家商报记者详细解读。
2016年至2019年,上市券商融资利率为6%~8%。我们来看看两家公司的利率。
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目前各大证券公司的官方融资利率(年化)基本都在8.35%,只有少数官方融资利率低于前述利率,如九州证券在官网披露的7.50%。
那么,目前各家券商的融资利率实际处于什么水平呢?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融资利率可以用融资资金的利息收入除以融资资金的平均规模来粗略计算。根据上述公式,全国商报记者以40家a股上市券商为例。2016年至2019年,上市券商融资利率在6%至8%,大部分在6.5%至7.5%。
2016-2020年有可比数据的25家上市券商融资率列表(数据来源:记者统计)
进一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上市券商融资率超过8%甚至9%,但到了2019年,上市券商没有超过9%的。仅2019年,40家a股上市券商平均融资利率为7.30%,其中27家为6.5%~7.5%。其中,西部证券的融资利率更高,达到8.03%;其余均在8%以下;更低的是财通证券,融资利率为6.59%。
记者注意到,财通证券去年12月披露的可转债招股说明书中提到:2017年,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在扩大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同时,适当降低了融资融券利率。
此外,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0年年报。根据计算可以发现,国海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的融资利率大致在7% ~ 7.30%;浙商证券和国联证券占6.5%~7%。国联证券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修订了两家公司利率的分级定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两家公司的业务流程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数字为记者的近似计算结果,而信达证券披露的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明确表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实际平均融资利率分别为8.03%、7.62%、7.40%、7.18%,呈下降趋势。
“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券商一般会给客户标准利率,比如8.35%或者8.6%。但也会有个别情况,根据客户的资产金额和交易情况,给予一定的优惠,每个券商的执行标准不一样”,美联储证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源证券相关人士也表示,将根据市场资金价格走势,参考银行间利率执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资金成本,考虑向符合一定条件的高净值客户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样,郭进证券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公司的标准融资利率也是8.35%。如客户有个性化要求,可联系服务人员,经批准后可为客户单独设置。
很多券商的融资利率可以调整到6%以下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券商不仅低于8.35%的标准利率水平,还低于6.5%的下限水平。“据我所知,我们有600万资金的客户,所以两家公司的融资利率已经降到了5.40%,”郭进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此外,记者从川财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两家公司的融资利率可调整至5.99%。
同样,记者也从中泰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近日,中泰证券优化了融资融券费率申请审批流程,符合条件的融资融券费率申请可以直接在集中操作平台上申请,无需任何讨论。
中泰证券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客户负债或净资产小于等于100万元,申请融资利率可为6.2%;10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利率可给予6.0%;3亿-1000万之间,可以给5.6%。拟融资利率5.8%(不含)以上,可由信贷业务部审批。”
此外,记者还从其他多家券商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如德邦证券的融资利率可调整至6.5%,川财证券可调整至5.99%。
除了瞄准老客户,很多券商为了挖掘新客户,也让出了很多空房。记者从东方财富证券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券商对新客户的融资利率不高于6.99%;平安证券对新客户的融资利率低至5.88%。
2020年有可比数据的26家上市券商融资同比变化(数据来源:记者统计)
值得注意的是,五矿证券在开设两个理财账户时给出的“福利”是:融资利率低至4.99%,个人申请条件是他只需参与证券交易6个月,近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资产不低于50万元。
此外,从CICC的招股书中也可以看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虽然两家公司更高融资利率达到9.75%,但更低利率分别达到5.50%、5.50%、5.00%和4.70%,融资利率下限也在下降。
如果仅仅通过融资融券基础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的对比,投资者并没有直观的感受,那么通过对比全社会的房贷利率,就可以看出融资融券利率下降的有多明显。
RealData发布的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2021年3月,60个城市首套房贷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5.34%和5.62%,较上月分别上涨2个和3个基点。60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首套和二套利率全部上涨。中山、东莞、珠海三地二套房贷利率上浮20个基点或以上。此外,部分城市首套利率已经达到6%以上。
这意味着,一些证券账户资金充裕的投资者,如果在开立融资融券账户时与券商协商,甚至可以享受远低于按揭贷款的利率优惠。
“两家公司之间的利率下降更有可能与当前的市场状况有关。近期股市回调明显,市场投资者情绪不高,两个交易所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市场需求下降带动两个交易所利率下行”,资产管理研究员袁继伟对《国家商报》表示。
此外,华中某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券商下调了大客户的两期债券利率,主要是基于规模扩张和抢占客户的诉求。“但我们不认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监管对融资利率有所调控;另一方面,市场利率在上升。因此,现阶段降低两个债券的利率并不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截至4月6日,两个金融市场人均负债11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正如资管研究员袁继伟所言,融资利率和融资融券利率的下调是受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从春节后融资融券市场运行情况来看,由于a股市场整体处于震荡之中,融资融券交易者也在震荡行情中煎熬。与市场震荡、经营难度加大可能带来的损失相比,券商的“获利”可谓杯水车薪。
据统计,2月18日至4月6日的33个交易日中,仅有16个交易日融资买入大于融资偿还,而融资余额仍从2月10日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14987.67亿元上升至15108.47亿元,微增120.8亿元。
但实际上,33个交易日中有多达14个交易日融资融券资金净买入/流出方向偏离指数走势。其中有7个交易日出现净买入,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下跌,即市场在这7个交易日出现回调,融资客进场抄底。其余7个交易日均为净流出,但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上涨,可视为市场上涨时融资客的逢高离场。
其中,以下几个关键交易日值得注意:
2月18日,牛年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双双大幅高开,随后回落。最后,上证综指上涨0.55%,深证成指下跌1.22%。从日k线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天开盘几乎是沪深两市之后的更高点,尤其是深成指。2月18日至4月6日,上证综指下跌4.80%;深成指跌11.77%。
但2月18日至2月22日,沪深股市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巨额融资买入。单日买入额突破1000亿元,融资净买入额全部为正。
证金公司盘后数据还显示,2月18日沪深两市共融资买入1175.98亿元,融券卖出52.51亿元,融资融券交易占a股总交易量的11.33%;当日共有30.51万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2月19日和2月22日融资买入分别达到1062.26亿元和1340.63亿元;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有26.77万人,投资者有36.24万人。
3月4日至3月10日是a股大幅回调的5个交易日。在这五个交易日中,上证综指从3500点以上跌至3300点以下,深证成指从14780点附近跌至13300点以下,导致融资资金连续五个交易日净流出,合计261.03亿元。买入额从未突破1000亿大关:3月10日单日买入额仅为553.47亿元,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降至19.61万人,表明部分融资者即使遭受损失也很可能进行融资偿还。
4月1日和2日,a股出现止跌企稳迹象。4月1日和2日,上证综指分别上涨0.71%和0.52%,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46%和1.02%,但融资资金分别净流出24.67亿元和31.75亿元。4月1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人数为20.91万人,4月2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人数为22.06万人,两者均远低于2月22日的高点。一方面说明场外投资者可能有观望情绪;另一方面说明部分融资客也可能会逢高派发。在早期的暴跌之后,投资者总体上仍然很谨慎。
在动荡的市场中,两位投资者纠结的心态在统计数据中显露无疑,而在牛市中,他们的思路却截然不同。
2015年已经过去6年,a股因杠杆资金疯狂涌入走出仅次于股改的大牛市,但却因杠杆资金退潮出现了一波令无数人印象深刻的回调。
当时两家公司的利率基本不打折。2014年12月中旬,融资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时,市场上普遍执行的融资利率为8.6%,融资融券利率在8.6%-10.6%之间。2015年3月1日,央行降息0.25个百分点,各大券商下调融资利率至8.35%,融资融券利率至8.35%~10.35%。
但是,融资成本高并不能浇灭当时投资人的热情。证券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3月31日,两市单日融资买入金额达2054.9亿元,当日融资融券余额为14864.4亿元,参与交易的投资者为27.05万人。2015年4月23日至4月28日,两市单日融资买入金额均超过2300亿元,单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超过44万人,融资融券交易占a股比重超过17%。
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出现5178点的本轮高点,但融资余额的高点仅在2015年6月18日达到峰值,当日融资余额为22664.3亿元,也成为迄今为止的历史高点。几乎可以肯定,当日收盘时有138.68万名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出现巨额亏损(当日人均负债约163.43万元)。
目前,截至2021年4月6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6589.97亿元,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148.53万人,人均负债111.69万元。这意味着,时隔6年,融资融券参与人数已超过2015年创下的历史新高,但人均负债仍任重道远。
融资利率下降的影响是可控的。那么,对于券商来说,降低融资融券利率将如何吸引投资者,影响业绩?
统计显示,2020年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1619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8%。其中,融资余额1482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7.4%;融券余额1369.8亿元,较去年末增长894.1%。
截至4月7日,已有26家上市券商公布了2020年年报。其中,资产负债表中的大部分资金是券商应收的两笔资金。同时可以看出,在两项融资业务中,各大券商竞争激烈,头部券商优势明显——目前前十大券商期末融资净额合计高达8125亿元,占比超过80%。排名之一和第二的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期末募集资金账面净值均超过1000亿元,排名第三的国泰君安也达到994亿元。而排名最后的金龙和红塔证券募集资金账面净值仅为19.53亿元和13.06亿元。
另一方面,从融资增速来看,部分区域性券商前期通过融资并表,带动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快速增长。例如,2020年末,国联证券和浙商证券的净融资增长率分别达到81.38%和71.55%。
但由于两家金融机构利率整体下降,券商在两家金融机构的“息差”也有所下降,利息收入增幅小于两家金融机构规模增幅。如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在年报中显示,2020年融资融券利息收入67.93亿元,同比增长32.24%,不及公司融资额65.18%的同比增幅。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个券商的融资利息成本。”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证券公司的融资成本更高在5%左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加2%~4%,这就是投资者的融资利率。”前述华中地区某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券商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会受到公司资金成本、债务工具等因素的影响。头部券商加权资金成本在4%左右,腰部券商在4.5%左右。
“如果两家公司的利率都是7%,融资的利率就会把资金中间业务的利差降下来。以头部公司为样本,两者利率相差100 BP的影响在3%以内,影响可控”,上述华中某上市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
开源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总体平稳,公司融资成本波动不大。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融资成本略有上升,公司通过发行收益凭证、再融资、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得资金。
资产管理研究员袁继伟认为,整体来看,如果股市没有明显提振,市场竞争激烈,有可能进一步挤压利差,从而带动券商相关收入增速放缓。
面对两家公司利率下降挤压利差,美联储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融资利率的逐步下降,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如投资服务和信息产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推迟时间,缩短利率下降的速度。”
维持率下降,五大金融风险值得。相比“息差”的下降,市场和业界更关心的是两项业务在市场震荡甚至下滑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证券公司数据显示,2月18日,两市平均担保比例为281.1%,4月6日降至271.9%。抵押物总价值2月18日为53503.75亿元,4月6日降至51628.04亿元,下降1875.71亿元。
上述美联储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a股市场整体没有出现类似2015年的极端回调,暂时没有客户平仓,但个别客户的担保比例会有所降低。
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市场动荡中,确实存在维持比例下降时客户需要补充抵押品的情况。目前客户基本能及时补充抵押物,部分客户有强制平仓,但与之前相比没有明显增加。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抵押物的折算率,对个别风险证券及时采取启用公允价格等措施。
某大型券商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公司的强平线仍然是130%。从两融近期的运行情况来看,市场在下跌过程中还是比较平稳的,只有少数投资者呈现强势平盘的局面。“维持率下降到150%作为预警线。公司一般会提前通知客户进行追修,一般会在早上开市前通知到位。如果盘中大幅下跌,会及时提醒投资者。一旦盘中跌破平仓线,将提醒投资者在下午4: 00银证转账通道关闭前追缴保证金,至少保持保证金比例在140%以上。此外,相比2015年,券商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要谨慎很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抵押物转化率比较低,从而降低了杠杆率。此外,客户比2015年更理性,如果股票市值不够,愿意用现金追求保险。”
然而,2015年的波动显然给行业、投资者和监管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从中证协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2021年2月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融资业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座谈会。各成员单位分析了近期市场形势和业务风险特点,交流了押品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和建议。
这份材料指出,当时市场存在五大问题:
(1)担保证券的流动性风险容易导致信用违约。保证本金安全和处置有效性的前提是抵押物的可变现能力。如果信用账户中的质押证券集中度过高,一旦资产流动性收缩,容易导致被动仓穿,丧失风险处置窗口,如“任栋控股”、“姬敏药业”等连续下跌,导致部分公司信用违约风险较大。
(2)“关联账户”放大了实际信用风险敞口。信用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控制大规模风险暴露。未能提前识别关联方融资或在过程中发现多账户同步交易,将导致低估实际信用风险。一旦相关头寸出现危险,可能引发多个信用账户的连环违约,放大信用风险损失。
(3)套利干扰风险判断,增加潜在风险。目前行业内对抵押物范围的管理普遍宽松。部分投资人利用现金担保扩大授信额度,现金绕标规避标的范围,融资后置换抵押物。融资用于高风险交易,一方面导致业务数据失真和风险判断偏差,另一方面将套利风险转移给融资者,增加了公司潜在的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
(4)估值判断不合理影响风险发现效率。一些投资者购买高风险的信用债券,并通过在信用账户中添加杠杆来投机“垃圾股”。如果公司不掌握定价逻辑,不针对资产风险调整估值模型,看起来担保比例很高的信用账户可能已经实质性违约。
(5)“股票质押”被分流合并的风险较高。部分上市公司股东以明显高于可减持股份比例的股份作为融资交易的担保。一旦公司股价下跌或杠杆交易失败,可能造成违约处置和被动信任。而且处置节奏有限,补充担保和索赔追偿难度较大。
中证协指出,上述问题和风险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发展过程中,投资者有追求高风险高收益进行定期套利的需求和动机,证券公司在事前风险揭示、过程中风险发现和处置等方面存在漏洞;另一方面说明行业对经营风险的认识还不到位,主体责任和主动管理意识不足。
中证协提出,融资融券本质上是一种信用业务,投资者的信用风险应以还款能力为判断标准。之一还款来源是存款,担保资产的质量与其内在价值、相关性、集中度、流动性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将做市的视角从标的股票扩大到整个信用账户中的头寸,充分考虑可能影响资产变现能力的各种因素。第二还款来源是补充资产,破仓情况下的债权实现需要客户资产实力和还款意愿的支持。因此,在征信过程中需要全面有效地了解和评估客户的背景,从而确定合理的授信规模,将信用风险敞口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同时,中证协还强调,要审慎开展涉及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融资融券业务,防止大股东利用融资融券业务套现。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