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建宝(鉴宝节目蟋蟀罐子)
[文/观察者网颜齐家]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传闻:2012年,著名演员王刚在鉴宝节目《天下收藏》中,将一件价值2亿元的正品砸为假货。后来不仅自己惹上了当官的,还停播了节目。
8年后的11月15日,王刚在新开通的微博账号@和成年人王刚首次回应称,谣言不实,所砸的是假货。
他还说,当时宝藏持有人不服被砸,一直认为自己的藏品是真品。他将电视节目组、主持人等人告上法庭,但一审二审均败诉。
2007年初,北京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惊世珍藏节目《珍藏天下》,由著名演员、文物收藏家王刚担任主持人。
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天下收藏》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一旦鉴定出假货,就会被王刚当场用“宝锤”砸碎。
好家伙,这一锤下去,宝藏持有者脸都青了。
当时有网友用王刚在《铁牙铜牙的纪晓岚》中扮演的“小沈阳”角色来编段子:整个清朝没有一个婴儿是大人不敢砸的。
节目组把这种形式称为“去伪存真”,《天下收藏》红极一时,一直持续了7年多,直到2012年出现问题。
在2008年10月28日播出的节目中,一个叫付长勇的河北男子在节目中带来了一个对手杯,声称是真正的永乐甜白釉手杯,自报价格为人民币2万元。
当王刚七次询问傅长勇是否“退出”,对方九次重复“不退”时,被认定为现代仿手杯,其中一个当场销毁。鉴定家团队随后作出“暗刻龙纹过于生硬刻板,胎质过于粗杂,明显不是永乐或宣德的胎儿”的判断。
之后,傅长勇将碎片交由第三方鉴定,得到真品结论,于是将电视节目组和王刚等人告上法庭,“误砸文物价值两亿”的说法不胫而走。
八年来,王刚从未回应过这个谣言,直到最近他开通了一个新的个人微博。
15日,王刚在一个短视频中表示,该传言不实。他当时把它当赝品砸了。后来宝藏持有人上了法庭,一审二审都败诉了。
他回忆说,当时傅长勇已经签了相关合同,王刚劝说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至于网上传言的2亿,王刚也表示,即使两个杯子都是真的,也不值2亿。
然而,王刚也说,他之前没有提到的原因是,如果同情宝藏持有者的东西被打破了,他必须支付所有的法律费用。但是因为一些自媒体的谣言一直在扰乱它,所以它做出了正式的回应。
观察者网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2015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原告傅长勇败诉。
经查,付长勇与北京电视台自愿签署了《天下藏品鉴定协议书》和《典 *** 承诺书》,并约定经天下藏品鉴赏栏目专家组一致认定为赝品的藏品由节目主持人当场销毁。
本期节目三位鉴赏专家一致认为,节目中傅昌永的藏品是现代仿制品。《夺宝奇兵》之前,节目主持人多次问傅长勇是否选择退出,傅长勇明确表示“不会退”。按照节目规则和双方事先约定,傅昌永的 *** 被主持人当场砸碎。
在整个事件中,北京电视台和王刚都没有过错,不存在侵权行为。付长勇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主张损害赔偿,于法无据。
判决书节选(全文附于文末)
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实际上节目中一直有一个关于“正品是否被误判为假货被砸”的问题。
2012年8月20日,首都博物馆与天下收藏联合举办了“假如是——藏品真假对比展”。从300多件被砸碎的“假”瓷中挑选出30多件精品,与首博的收藏珍品进行对比。
著名收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委员会主任郑尧在反复观看展览后表示,节目中被砸的很多赝品都是真品,珍品也很多,对“文物”未经科学检测就被砸感到遗憾。
针对收藏者的质疑,《天下收藏》的 *** 人韩勇坚称鉴赏团队不会出错。虽然节目中观众只看到三位专家,但他们背后其实有一个庞大的专家库,整个鉴宝过程非常严谨,但节目娱乐性很轻。
随后,北京市文物局也介入调查,并表示经该局组织专家鉴定,节目中被砸的“文物”确实是假货。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参与节目录制的中国奇石博物馆馆长李表示,所有被砸的宝贝都是节目组从跳蚤市场买来的“假货”,“砸宝”只是节目组“演戏”,对此韩勇也予以否认。
此外,该节目还因“粗暴对待民间收藏,伤害民间收藏者感情,作为获取高收视率的噱头”而饱受批评和争议。
但是,王刚和节目组始终认为,《砸宝》是给民间藏家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投资文物古玩要谨慎。
2013年7月,《天下收藏》迎来了开播7年来更大的一次“变脸”:
“砸宝”环节没了,宝锤放好了,王刚也离开了这个节目。没多久,改版后的节目停播了。
直到今天,许多网民仍然怀念王刚被“锤打”的日子。
民事判决书全文,点击查看大图:
版权声明
本文是社区发布的稿件,用户独家授权。转载请联系Obser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