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一个文明的城市(文明的长沙是了不起的)
在线1月11日星星(星星全媒体记者龙丽)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是人居环境升级的一年。整洁的街道、优美宜居的社区、规范有序的市场、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透露着一个文明城市的“底色”,印证着长沙人对幸福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今年是城市管理升级的一年。落实“四要五有”,推进共享单车治理、农贸市场规范、交通管制畅通,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是文明修养年。“文明从礼貌排队开始”、“新文明餐桌”、“扣好之一颗扣子”等一系列活动,带动了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
这一年,长沙深入开展“文明城市质量提升年”,坚持为民创、惠民、共建理念。长沙以城市文明和市民文明“双提升”为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推动全国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回望2020年,有太多闪光的瞬间需要记住,也有太多感人的故事需要记住。一路上,到处都是铿锵的脚步声和辛勤的汗水。放眼三湘大地,处处新气象新变化。
长沙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图片来源:星空全媒体记者丁木存)
注重品质提炼,提升城市之美。
冬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保利西海岸工地的围挡上。斑驳的光影,郁郁葱葱,偶尔点缀的花束,再加上精心绘制的公益广告,为寒意渐袭的冬天注入无限生机。
在长沙,公益广告不仅在古巷蜿蜒的街道、充满活力的居民区,也在建筑工地。整齐划一的“绿篱围挡”取代了以往粗放简单的场地围挡,加上“讲文明、树新风”的精美公益广告,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像“文化墙”一样漂亮的工地围挡,只是长沙精细化施工管理的一个剪影。
公益广告是城市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片来源:星空全媒体记者丁木存)
与发展和民生挂钩的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文明城市质量提升年”中,长沙遵循“四精五有”(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致管理、智慧成长;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的要求,把最初的使命变成“绣花功夫”,做好城市治理,把城市客厅的颜值和气质“绣”出来。
——规范城市秩序。
自行车共享是互联网下共享时代的产物。它打通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却成了管理上的一块硬骨头。为加强对自行车共享领域违法停车的整治,长沙市城管执法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展联合整治行动。
整改期间,全面实施集中减量处理,督促企业按照摩托车牌照管理规定彻底清退无牌违规共享电动车,共清退无牌电动车近40万辆,有效扭转了共享单车无序投放、违规停放的混乱现象。
此外,长沙重点整治“乱停乱走”、“乱张贴乱挂”、“乱搭建”、“乱搭建”等四种乱象。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血液,承载着一个城市的生命力。
2020年7月,湖南(长沙)开展第五届百日文明交通零违法挑战赛,吸引了111419位车主和1127支队伍报名。8月16日至11月23日交通违法次数(刮蹭、追尾、碰撞等。)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了14.9%。
(湖南(长沙)第五届文明交通百日零违法挑战赛颁奖现场。图片来源:通讯员梁超摄)
(《长沙街头的爱情红绿灯》。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在提升文明交通质量方面,长沙围绕“疏堵保畅”目标,深入推进城市道路文明交通提升行动计划,加强对超载、非法营运、非法驾驶等7大类15个方面重点问题的整治。
七夕期间,长沙交警推出爱心红灯,提醒车主出行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平安回家看你的亲人。
“路越走越顺,街上的风景越来越美,暖心的故事也越来越多。这样的长沙真的是越来越有爱了。”许多网友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文明长沙的赞美。
——装扮城市形象。
一个城市的美,在于它的颜值,也在于它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气质,关乎城市发展的质量,关乎居民精神的富足,关乎文化内涵的传承。城市更新是培育城市气质的过程,旧居住区改造和文明廊道建设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
“走廊太乱了。上楼真的不容易。”对于高新区莒州新苑小区70岁的刘提来说,上下楼梯买菜就像是一场“跨栏赛跑”,绕过废弃的桩子,跨过“蜘蛛网”。你必须小心每一步。
文明走廊建成后,居民们一起签署了走廊公约。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陈愉)
(莒州新花园小区8号楼,升级后焕然一新。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陈愉)
为了让居民真正参与到“文明走廊”的建设中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聚源社区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宣传。齐新齐心协力,动员组织居民代表参观观摩,让干净整洁的样板走廊成为最生动的广告。目前,橘子洲新苑小区8栋楼已完成文明楼道建设,楼道里的堆物、牛皮广告早已不见踪影。书法志愿者纷纷泼墨,书写优秀家训,张贴楼道公约,让楼道充满了家的味道。
“和改造前相比,楼道里多了很多人情味。”居民鲍大姐告诉记者,社区考虑到老人们出行困难,特意在三楼过道做了活动座椅,方便老人们上下楼梯,及时休息,让大家感觉特别温暖。
一、二、三升级,公益广告全面升级,城市照明建设,公共设施升级...城市的蝶变,伴随着一次次的打磨和“美”,从陈旧破败中脱颖而出,焕然一新。这种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赢得了老百姓的掌声,从而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
——净化城市环境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许多市民在分享他们在长沙的快乐时,喜欢用“长沙蓝”来表达他们的喜悦。
为了让长沙蓝、兴城绿成为市民朋友圈里的日常风景,长沙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垃圾分类、渣土运输管理、餐厅门面油烟规范化管理……长沙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为长沙市民留住蓝天白云,共享清新空空气和草叶花香。
(已建成的阳湖湿地公园。图片:岳麓区文明办提供)
(夏荷。图片来源:星空全媒体记者(闫摄)
没有卫生的环境,就没有健康的保障。把长沙爱国卫生运动作为“文明城市质量提升年”的重要内容,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居民家门口做起,从生活环境做起,促进城乡环境改善,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位于雨花亭街道路桥社区的狄威生鲜农贸市场,一改往日“脏乱差”的旧貌,用一年时间,以刺绣的精细度,推动“颜值”的品质提升。从采购原料到将其变成菜肴,亲自选料、亲自监督烹饪,微鲜农贸市场的专门“加工厨房”可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品质再提炼,文明再提炼,仁义修养
一个城市,建筑是骨架,环境是表象,文明是灵魂。城市文明最终体现在人们的文明素养上。如何提炼和展现文明气质,一直是城市文明创建探索创新的关键。在“文明城市质量提升年行动”中,长沙将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列为“深化质量提升工程”之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持续打造道德高地和“好人之城”。
——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文明程度。
“您好,这是这道菜的筷子和勺子。请慢用。”在长沙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凤亭社区凤亭茶叶店,餐厅工作人员正在提醒顾客上菜时使用筷子和勺子。记者看到,餐厅的显著位置贴上了“新文明餐桌”的宣传标语,并设置了“使用公筷公勺”的餐桌标识。这家店要求每一道菜旁边都要放专门的筷子和勺子。
还有很多餐厅把“公筷公勺”定为标配,比如烧茶,“一座双筷”、“隔桌待客”也逐渐成为“新食品”。
餐桌上的行为不是小事。一筷子一勺展现文明。图片:黄土岭社区摄影:周琼)
(韶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名志愿者组成“筷子”音乐联盟宣传队,号召居民共同行动,倡导文明用餐。图片来源:韶光社区)
“小饭桌”带动“大文明”。长沙市文明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委会、市食品安全协会联合发出倡议,鼓励市民无论在公共餐饮场所还是在家中使用“公筷公勺”。酒店、宾馆、家庭积极响应,“公筷公勺”正逐渐成为长沙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除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长沙还在培养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
全市各区县依托星城各地排队礼让文明示范点和每月举办的“排队日”、“礼让日”活动;“一米是最温暖的距离”成为大家争相遵守的“新生活礼仪”;市文明办、市机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廉洁家庭,让廉洁种子在家庭生根发芽;望城区茶亭静下心来,沈村村民主动表明身份,以身作则,开展节庆红白喜事。
——加强宣传,引导文明法规惠民生。
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靠的是自觉,靠的是引导,靠的是刚性约束。2019年5月1日,《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32年来长沙之一部提交人代会审议的与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也是湖南之一部关于倡导文明行为的专门法规。
(长沙中小学将《条例》融入学校思政课。图片来源:枫庭社区)
(长沙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2020年,长沙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条例》学习宣传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条例》出台的背景、核心要义和具体要求。例如,为了文明交通,该市组织了184场讲座,分发了5万多份建议。同时,在全市各窗口单位持续向市民发放《规定》4000余份。以《条例》为基础,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劝导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深化文明礼仪规范的细化。
如今,走在长沙的大街小巷,社区、旅游景点、火车站都充满了文明元素;工人、学生、志愿者,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宣传员。
——坚持立德庶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直以来,长沙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先,着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认真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2020年,长沙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开展校园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突出问题调查,形成调研报告;组织召开长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督促相关部门建立机构、完善机制、进行整改,出台问题整改责任清单和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牵头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护苗2020”专项行动。
(长沙市岳麓区开展护岗行动。每天早上,“护理岗志愿者”牵着学生的手,走进校园。图片来源:蔡波金凤小学)
(上午11点35分,虽然离学生放学还有十分钟,但在蔡波梅溪湖小学门口,学校的家长志愿者刘浩已经提前“上岗”了。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龙丽)
长沙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校园周边隐患排查摸底工作,向各区、县(市)及相关职能部门移交协调周边问题200余个,有效维护了校园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印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利剑”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对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不实名登记、不悬挂未成年人入内标志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长沙市文化、旅游、广播电影电视局组织开展了2020年春季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专项整治,对中小学周边的出版物、文具、电子产品销售维修、打字复印等文化经营场所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依法查扣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校园欺凌等有害内容的出版物、文具、玩具等文化用品。
——建设“信用长沙”,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简单包容,善良做事”开福区荷塘生鲜市场“十星商户”代表之一的肖正奎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经商心得”。他总结了多年的创业经验,认为“诚”是经商之本。2003年,肖正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做的熟金猪手、手指吸凤爪、腊鸭等酱卤制品,因质量上乘,受到很多长沙人的喜爱,一度成为长沙人餐桌上的名菜。
(荷花池生鲜市场“十星级商户”门店授予星级。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龙丽)
(肖正奎荣获“诚信之星”、“创业之星”、“文明之星”。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龙丽)
为鼓励商户诚信经营,荷塘生鲜市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开展“十星级商户”评选表彰活动,从“卫生、食品安全、管理、和谐、服务、效率、诚信、创业、自愿、文明”十个维度对入选的25家“十星级商户”进行表彰。肖正奎在获奖后发表了讲话:“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鼓励。接下来,我将带领我的团队继续提升服务水平,生产更好的产品,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美味。”
(长沙市机关率先“言出必行”,以政务诚信引领社会诚信建设。干部们签署诚信承诺书。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龙丽)
人离不开诚信,企业离不开诚信,国家离不开诚信。一年来,长沙加强重点领域诚信建设,以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司法公信为重点,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整合、共享和应用,深入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诚信之星”等主题活动。
重估品牌志愿红擦亮长沙精神底色
今年是雷 *** 诞辰80周年。长沙是雷锋的故乡,雷锋已经成为长沙的集体记忆和持久楷模。学雷锋、做雷锋,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一直以来,长沙精心打造“学雷锋故里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万明100多名雷锋志愿者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奉献服务海洋,以打造温馨关爱展的初心,绘制出文明城市最感人的“志愿红”。
(长沙正式启用全新的“雷锋志愿者”标识。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陈愉)
——呼唤“雷锋志愿者”品牌
2020年10月1日起,湖南省长沙市正式启用全新的“雷锋志愿者”标识,并同步更新包括服装、帽子、旗帜、臂章、名片等相关物品。,成为长沙进一步推进雷锋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里程碑事件。
“新衣服真漂亮。之一眼就喜欢上了,但之一眼就更喜欢了。”中国好人余在网上用俏皮话表达了自己的幸福。她认为,采用新logo后,服装的设计感增强了,精致感增强了,穿在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荣耀感。“新logo很显眼,让人一目了然。它时刻提醒我们,我们是雷锋志愿者,我们应该无私奉献,服务好群众,在新时代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志愿者”全新标识的正式启用,为雷锋志愿者注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不仅是新视野,更是新气象。
(雷锋志愿者兴奋地展示新logo套装。图:明星全媒体记者陈愉)
(天心区首届全日制“雷锋志愿者”强化培训班正式开班。图片来源:通讯员张琼)
2020年11月23日,长沙发出专职“雷锋志愿者”招募令,从全市每个社区招募5名专职志愿者,2021年1月1日走马上任。同时,全市各区县开展专职雷锋志愿者集中培训,为志愿者加油充电。
“强化训练为我们总结提炼了很多实践经验和做法,比如防疫时如何做好物资运输,应急救援工作包括哪些内容,摄影有哪些技巧。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去还要巩固。”天心区南沱街道的雷锋志愿者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好人”付强带领群英俱乐部志愿者捐赠医用防护口罩。图片:雨花区文明办)
——丰富志愿服务活动。
“生命至上,奉献至诚。”抗疫期间,“中国好人”付强带领群英会4000多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信息调查、防控知识宣传等行动。同时,他还募集了25万个口罩,捐赠给医院、社区、福利院等。,为医护人员、环卫工人等群体送去了600多万元的防疫和生活物资。
(袁(右)在献血室捐献血小板。图片来源:长沙文明网)
(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图片来源:容园社区提供)
(银盆岭街道志愿者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图片来源:银盆岭街道)
付强的故事是长沙志愿者抗疫历程的典型案例。疫情期间,全市3070个雷锋组织、45.3万名“雷锋志愿者”、1400多名专业医疗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公共场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乐于助人,见思启善,尊德善良,成为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品格。“我在现场”是雷锋志愿者说出的最美的一句话。
(沙画短片《别问我是谁,我是雷锋的故乡》讲述了“兴城最美的雷锋榜样”和“吴法琴”的故事。图片来源:新湖南记者李健摄)
在“星城雷锋最美风采”云节上,志愿者们通过与网友现场连线、屏对屏“云对话”等方式,畅谈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长沙市天心区蜜蜂志愿者协会会长杨世全正在用爱心送考。图片:天心区小蜜蜂志愿者协会)
在关爱护理测试现场,由志愿者组成的“送测车队”、心理咨询师志愿服务专家团队、关爱护理驿站服务团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手拉手、心连心,做好常态防疫关爱测试、爱心送测等八项志愿服务,确保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三测”顺利实施。
(全国道德模范故事采风长沙行基层示范巡讲在长沙人民会堂举行。中国曲协名誉主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带来了评书《大孝而忠》。图片来源:星空全媒体记者丁木存)
在全国道德模范故事会基层示范巡展上,志愿者参与接待服务,为演职人员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在车辆联络、观众引导、场地布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持续了1500多个小时,得到了全体演职人员的一致肯定。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刘兰芳、中国音协副主席翁仁康等。通过微信和短信表达了对“雷锋志愿者”的感谢和肯定。
(长沙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节。图片:星空在线)
在长沙冯志愿服务文化节现场,几支志愿服务队齐聚一堂,积极宣传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集中展现,最美风采打动人心;十大主题活动在各区县(市)接力开展,勾勒出一幅“志愿城市”的文明画卷。
2020年,在文明创建的路上,每一个长沙人都在努力。每一个进步的背后都充满了鼓励,每一个成绩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在过去的365天里,我们战胜了挑战,赢得了艰苦的战斗。相信2021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