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作者:穆
“齐家一会儿帮忙解决一下。我别无选择。大家都找到了。”小文在微博的评论里留下了这样的留言。
2021年11月6日晚,李佳琪搭档央视记者王冰冰,开启亚非产品专题直播。但在李佳琪微博发布的直播评论区,有无数像小文一样的网友,催促解决之前在双十一直播间购买的商品的发货问题。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被网友点名的国际知名美妆品牌有欧莱雅、缇嘉婷、DHC等,其中国内护肤品牌薇诺娜投诉最为严重。
针对双十一的发货延迟,11月6日,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云南倍泰尼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957。SZ,以下简称贝塔妮),薇诺娜母公司,通过 *** 和邮件,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回复。
小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在11月1日支付了之前在直播间下单的薇诺娜特护霜的尾款,但他的订单已经处于“已收”状态三天了,一直没有更新。小文认为最迟11月3日发货的承诺没有兑现,联系 *** 也没有任何回应。
与小文不同的是,李紫的薇诺娜订单在发货五天后突然显示正在退货。快递后对方说没有收到薇诺娜的包裹,只能算丢件。她需要要求商家退款或重新发行。黎姿多次试图联系薇诺娜的 *** ,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时代周报记者在搜索小红书后发现,与薇诺娜投诉未送达相关的纸条有8700多张。
11月6日,有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薇诺娜发货慢且虚假,问题可能出在仓储环节。”记者10月21日看到的一张薇诺娜工作人员发布的朋友圈截图显示,薇诺娜的一款产品已经售罄,图片说明文字为:“现在我们:这款有货吗?那还有存货吗?真的,我被这个预定量吓到了,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穷的。”
天猫官方数据显示,10月20日,双十一预售首日,薇诺娜预售突破7亿元,超过去年双十一总销售额。4款薇诺娜产品在李佳琪双十一直播间上架,其中60万套冻干面膜一瞬间被抢光,单品销售额达7146.02万元。除了这些和主播的合作,自己的旗舰店和其他渠道也在同步销售自己的品牌产品。
从事供应链运营的赵静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通常品牌运营会预估双十一能卖出的产品数量,然后提前备货入库。如果操作误算销量,大量订单涌入,可能导致仓库系统混乱,订单顺序混乱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上述网友收不 *** 。
但有业内人士推测,薇诺娜的“委托加工”模式是其不能按时发货的原因之一。委托加工是国内很多新兴美容护肤品牌普遍采用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经常会导致交货不准时、货源不足、商品质量有缺陷等问题。
威诺的母公司甜菜碱,其生产方式主要是自主生产、委托加工和贴牌生产相结合。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通过委托加工方式生产的甜菜碱产品成本分别占当期生产的全部产品成本的73.93%、71.04%、74.09%和71.60%。其独立的生产工厂主要用于生产医疗器械和少量化妆品。
当时代周报记者向威诺询问委托加工模式是否也可能出现上述问题时,知情人仅表示,目前自有工厂和外包工厂都在加班。
假送、不送事件频发,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s2/]
事实上,薇诺娜并不是唯一一个引起虚假送货或不送货热议的人。
在黑猫的投诉平台上,很多网友都有过下单后,商家显示发货,但物流信息停留在代收状态的经历。就算问商家,回复基本都是要求网友等待或者申请退货。接到投诉的不仅是小品牌,还有阿玛尼、欧莱雅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去年双十一,阿玛尼在VIA直播间“翻车”,出现了用赠品代替正品虚假发货,赠品 *** 后短重,或者过了半年才被通知补办的问题。欧莱雅也因“在店内欺侮顾客,承诺绝不送礼物”和“玩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而频频遭到批评。微博关于“欧莱雅‘双11’坑”的无稽之谈一度引起热议。
今年双十一,欧莱雅也被网友吐槽,说有虚假发货,还有紫铁眼霜承诺配送 *** 头,其实没有问题。有网友甚至直接向主播大喊“不要再和欧莱雅合作了”。
即使11月11日还没到,各大平台购物狂欢的大幕已经拉开。据天猫平台不完全统计,11月1日零点开售后之一个小时超2600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11月1日。根据JD.COM公布的数据,从10月31日晚上8点开始的4个小时内,JD.COM已经售出超过1.9亿件商品。
商品直播也保持了火爆的态势。 *** 主播销量榜监测数据显示,李佳琪直播间双十一预售启动夜销量为3615.81万,销售额达106.53亿元;Viya以2483.4万元的销售额和82.52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二。
高周转的背后,后续环节,如发货、售后等,成为品牌面临的挑战。
11月7日,知名顶层设计专家、清华大学快营销创始人孙伟表示,目前直播投放只是电商中的一个板块,品牌销售占比比较小,相当于促销活动,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公司在从事这种营销活动时,很有可能在内部规划、部门间协调等方面产生内部利益冲突,增加内部风险,导致后续的发货、售后等问题。
另外,主播在直播间播放的空比较大,所以品牌的委托和主播的宣传内容很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也有可能出现上述不发货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第三季度显示,甜菜碱2021年1-9月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46.83%,达到9.78亿元。甜菜碱前三季度营收21.13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的46.3%,可见其在营销投入上的不遗余力。
孙伟时代周报告诉记者,目前很多像甜菜碱这样的国产新品牌主要依靠C端,通过小红书、Tik Tok等平台的线上流量曝光增加影响力,各大电商平台是其营收增长的核心。但过于依赖线上,容易导致营销成本过高,一旦出现问题,也容易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应采访对象要求,小文、黎姿、赵静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