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哪些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哪些是用外表皮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有颜色的,内表皮是没有颜色的。
所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可以用来做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而内表皮可以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
生物材料专业可以考哪些证书
学校里的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三级,这些证书或许没有实际的用处,但是是能力的一种证明,用人单位会适当考虑的。考与专业相关的如:生物技能证书,生物实验师,生物工程师;
另外跟生物材料工程相关专业的可以考医药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比如药师证,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医药销售师证,营养师证等等。
生物实验滴的是清水还是生理盐水
1.不一定,根据实验性质不同用的也不一样
2.清水:特点是有矿质离子,可以用于漂洗之用。比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中,解离后需将实验材料放在清水中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生理盐水(0.9%的NaCl溶液):培养动物细胞时用,作用是保持细胞形状,防止细胞吸水涨裂。
中考生物都有哪些实验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4、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5、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6、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0、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中考生物实验注意事项
一.注意事项
1.要按流程制片,步骤不能少,顺序要正确。
2.低倍物镜对光,勿用高倍物镜对光。
3.观察时显微镜要先降后升,先粗后细。
4.观察时,要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5.规范作图。要用铅笔作图,要正确标出各部分名称及显微镜放大倍数。
6.实验完成后,要整理好实验用品。
实验用动物分类
实验动物
又称广义实验动物。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科学实验的动物。可包括有生命的和死亡的。
按照微生物等级分类
,实验动物分以下几种,定义如下:普通级动物(英语:conventionalanimals,缩写:CV;简称普通动物):不携带所规定的 *** 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清洁级动物(英语:cleananimals,缩写:CL;简称清洁动物):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殊病原体级动物(英语: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缩写:SPF;简称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或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动物(英语:germfreeanimals,缩写:GF;简称无菌动物):无可检出的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动物需要剖腹取胎,在隔离器内饲养。实验小鼠和大鼠的微生物等级分为CL,SPF,GF三个级别;豚鼠、地鼠和兔分为CV,CL,SPF,GF四个级别;犬和猴分为CV和SPF两个级别。
此外与无菌动物相关的还包括悉生动物(英语:gnotobioticanimals)和无抗原动物(英语:non-antigenanimal)。前者指用与无菌动物相同的 *** 取得饲养,但是明确体内所给予的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即携带已知的单菌、双菌、三菌或多菌的动物。后者指未经环境、饮食或人为抗原 *** ,免疫系统未被激活的动物,其体内的IgG水平非常低,甚至无法检出;它们需要在无抗原环境中饲喂无抗原的饲料和水生存维持。
遗传质量控制分类
若依遗传学分类,则分为:
近交系(英语:InbredStrainAnimals):经连续20代(或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者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应大于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封闭群(远交群)(英语:ClosedcolonyAnimals):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杂交群(英语:HybridstrainAnimals):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模式生物(动物)
实验动物中有一些已经标准化的被称为模式生物(动物)
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为参照,可以用各种 *** 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动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这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称之为模式动物。经典的模式生物中植物有拟南芥、水稻动物等,动物有果蝇、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蜍、小鼠、大鼠等。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比如:孟德尔在揭示生物界遗传规律时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而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在他们的研究中,豌豆和果蝇就是研究生物体遗传规律的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许多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物种中是保守的,这是模式生物研究策略能够成功的基本基础。选择什么样的生物作为模式生物首先依赖于研究者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然后寻找能最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物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现象的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更容易被观察和实验操作,因此,除了在遗传学研究外,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在发育生物学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一些物种被大家公认为优良的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等。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研究时代的到来,模式生物研究策略得到了更加的重视;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其它合适的生物中去研究,同样人类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来模拟。
目前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应用最广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秀丽隐杆线虫、海胆、果蝇、斑马鱼、爪蟾和小鼠。在植物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有,拟南芥、水稻等。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物种被人们用来作为模式生物。
但它们会有一些基本共同点:
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
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
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 *** 。
资料来源:
实验动物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Cell,Volume163,Issue1,24September2015,Pages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