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谁写的
答: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宋代陈德武写的。
原词:
《水龙吟·西湖怀古》宋代:陈德武
东南之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释义:
杭州是东南之一名州,西湖自古多有湖山之美。临堤有台榭楼参差,湖上有画船往来如梭,游人到处弄舞歌吹。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四周青山风光明媚葱翠欲滴。南渡百年来人们沉醉在西湖,使曾主张抗金的一些豪杰,也都耽于享乐忘却了平生大志。
可惜时代更替世换时移,如今靠何人来洗雪这奇耻?登临这地形险固的地方,感伤古今沧桑臣变,振兴国家要充分发挥英雄才气,请来神人力士推倒杭州青山,邀来水伯天吴移走西湖之水,把“销金锅”西湖改造为农桑之地。借钱塘江的潮汐,为君洗尽奸臣误国的悲愤眼泪,以告慰岳飞的在天之灵。
柳永望十里荷花全文
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
原文如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请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意思是什么
三秋指秋季。秋有三月,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故称三秋。桂子指的是桂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句词的意思是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短短八个字高度凝练出杭州西湖湖山景物之美,多用来形容繁荣太平的景象。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什么意思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思是:十里荷花映日娇艳似火,三秋桂子飘香沁人心脾。“三秋”是指孟秋、仲秋和季秋。“桂子”就是桂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一句铺写了杭州的秀丽自然风光。
原文: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三秋桂子十里荷赏析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赏析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一首描写秋天风景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桂树和荷花,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首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三秋”和“十里”都是意境化的表达,形象地展示了秋天的美景。桂树的味道透露出独特芬香,而荷花则以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吸引人们的目光。整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展现大自然的魅力。诗中提到了“文簟秋语露波里”,通过描写荷花所在的水面,将秋天与荷花之间建立了联系。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了秋天的美丽和神秘感。通过描绘荷花的形象,诗人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节奏流畅。通过形容桂树和荷花的美景,诗人把读者的思绪带往了一个美丽的秋天世界。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笔触表达出对秋天的美好期待和欣赏,使人产生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细腻之美的理解和感受。整首诗形象丰满,细腻入微的描绘凸显了秋天的美丽和多样性。总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诗通过对桂树和荷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展示了秋天景色的美丽和多样性。这首诗以其清新、细腻的笔触,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追求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