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刘公权都不陌生。他是书法史上“楷书四大家”之一,与颜真卿并称“颜古”。
刘公权的书法在当时很有名(当然现在也是)。当时人们得到他的字是很贵的,连大臣、大臣家的牌位、墓志铭,如果不是刘公权写的,都会被认为不孝。
当时来唐朝的朝鲜使者也有专门的经费购买刘公权的书法。刘公权的书法收入是唐代书法家中更高的。史书形容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他写作的收入一年过万,在当时是相当厉害的。
然而,现在大多数人向颜真卿、欧阳询或赵子昂学习书法,而很少有人向刘公权学习。为什么?贾强认为有三个原因。
太难学了。
刘公权是晚唐杰出的书法家。他先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学艺,后在各种流派中生活。旧唐书说他“读遍了现代(即唐代)的笔法”,终于自成一家。可以说,刘公权是楷书大师,手法高度成熟。作为一个初学者,他获得了美丽和坚韧的好处。但是,他出生在晚唐。在唐代崇尚法律的大环境下,刘公权也极其求法,导致他的书法学习非常艰难。
欧阳询、颜真卿、刘公权是楷书四大家的前三名,都是唐代的书法家,他们恰恰代表了初唐、中唐、晚唐的书法风格。在“结构大师”欧阳询的指导下,在颜真卿严整的影响下,作为后辈的刘公权将楷书进一步发展到了极致。可以说,柳公权是楷书大师,楷书终结者,宋元明清只出了一个赵子昂。
太标准了
有人把颜真卿和刘公权的字在电脑上做成一个字体,然后用电脑输入,然后就选了颜体。学过颜体的人,马上就能感受到不同。选刘体的时候,它的形状和刘公权帖子上的字体很像。
这是什么意思?说明刘公权的书法很有装饰性,接近艺术化的书法,学书法最怕的就是太规范,一成不变。如果长期研究刘公权的书法,会导致过于工整,审美有局限性。
如果说刘公权之前的楷书是一座没有装饰得很完美的宫殿,那么刘公权中的楷书就是一座装饰得非常精致、高度完美的艺术宫殿,后人只能在其中流连、赞叹,而不能再做任何装饰。
泰格星
刘公权最后会很难走出校门,尤其是想成名成家的现代人,但不可能学刘公权。到目前为止,能学刘公权而自成一家的,大概只有蔡京和当代的先生了。真的不好说。
个性强,题字少,难深入,大概是学习刘公权的痛点。但作为一个大师,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汲取很多营养的,这要看我们的常识和修养。学习刘公权和颜真卿,而颜真卿的书法充满篆刻精神。学习篆刻精神,必须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
总结
那么,刘体学不会吗?当然不是。书法上说“书体贵,薄而硬,精神相通”。与颜真卿和欧阳询的楷书相比,柳公权的楷书又细又匀,故有“柳骨”之称。学过颜体楷书的朋友可以再学一学刘体,可以防止自己的字变胖,使自己有筋骨。
另外,刘公权的楷书其实是学习硬笔书法非常好的范本。贾蔷让学生用神秘的宝塔碑练习硬笔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你不妨试一试。
分享,让生活更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