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碳酸氢铵溶解度表)
什么AlCl3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离子化合物,如NaCl、K2S等,但AlCl3是共价化合物。AlCl3的熔点为192.4℃(2.5个大气压),沸点为177.8℃(沸点低于熔点是因为AlCl3的熔点需要加压,使得熔点更高)。AlCl3在熔融、气态和非极性溶剂中以二聚体Al2Cl6的形式存在。(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三价铝离子半径太小,电荷密度高,导致阴离子变形,使离子型向共价型移动。Al是缺电子原子,P轨道为空,而Cl原子有孤对电子。Cl→Al的电子给予和接受可以发生在两个AlCl3分子之间,形成氯桥复合物。
实际上,除碱金属和碱土金属(li和Be除外)外,大多数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如BeCl2、HgCl2、SnCl4、FeCl3、BiCl3以及相应的溴化物和碘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但AlF3(熔点1040℃,沸点1260℃,熔融状态导电)MgF2(熔点
2.为什么臭氧(O3)是极性分子?
【答案】初等分子中的共价键不是都是非极性的,初等分子也不是都是非极性的。根据杂化理论,臭氧(O3)分子的价键结构如图所示。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在O3分子中,除了O原子间的δ键外,3个O原子间还存在一个4个电子的离域大∏键。大∏键是由sp3杂化中心O原子上两个未杂化电子占据的P轨道和两个末端O原子单电子占据的P轨道横向重叠形成的。可以看出,中心O原子在形成大∏键时多带走一个电子(即提供两个电子)。因为large◷键的电子云趋于平均,平均后中心o原子失去一部分负电荷,末端o原子得到一部分负电荷,所以O3中的O-O键是极性的;而且因为O3是有角的分子,两个O-O键的极性不能互相抵消,所以O3是极性分子。臭氧的沸点为160.60K,比O2的沸点高出90K。在标准条件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0倍,这与臭氧分子的极性有关。
3.碳酸氢钠的固体分解温度在200摄氏度以上,那么在碳酸氢钠溶液中能分解吗?
【答案】碳酸氢钠在有水的情况下更容易分解,50多摄氏度就能完全分解。
4.为什么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
【答案】一般来说,酸性碳酸盐的溶解度大于正碳酸盐,但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这是因为氢键不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一些离子晶体中。在NaHCO3水溶液中,溶质之间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导致分子间缔合,从而降低溶解度。类似地,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铵的溶解度异常地低于其相应的正常盐。
5.为什么可以用焓变(△H)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答案】化学反应一般是在一个开放的容器中进行的,也就是在恒压(101Kpa)的条件下。此时的热效应称为恒压热效应。
根据热力学之一定律,系统的热力学能量(U,也叫内能)的变化等于以功和热的形式传递的能量。△H=Q+W
类型。q代表热度。如果热量从环境流入系统,Q为正,反之,Q为负;w代表工作。如果环境确实对系统起作用,W为正,反之W为负。
恒压下,△U=Qp+W=Qp—p(V2—V1),即恒压热效应Qp=△U+p(V2—V1)。其中p是压力,v是体积。
焓(H)是状态函数,热力学规定H=U+pV。恒压下,焓变△h = U2+PV2—U1—PV1 = U2—U1+P(V2—V1)=△U+P(V2—V1)= QP
所以焓变△H等于恒压热效应Qp,所以可以用焓变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6.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单液原电池结电位高,电池效率低。为了提高电池效率,使用由盐桥连接的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原电池。两种电解质溶液通过盐桥连接,使电解质溶液不直接接触,降低了液面的结电位。因为盐桥里也装了电解质溶液,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盐中的电解质溶液要求浓度高,阴阳离子迁移速率要差不多。一般使用含饱和氯化钾溶液的琼脂。盐的作用:连接内部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平衡电荷。
7.屏蔽效应、钻孔效应和能级交错?
【答案】对于一个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只受原子核的作用,不受其他电子的影响。在多电子原子中,每个电子不仅被原子核吸引,还被其他电子排斥。当考虑一个电子时,其他电子的排斥可以看作是削弱了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由于其他电子的排斥,原子核对一个电子的吸引力减弱,这被称为屏蔽效应。
电子层数越少,电子出现在离原子核越近的地方的概率越大。但同一电子层中不同轨道的电子钻入原子内层的能力不同,其钻入能力的顺序为ns、np、nd、nf。也就是说,S电子穿透内层的能力大于P、D、F电子。电子渗透到内层的程度越大,原子核的吸引力越大,内层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越小。电子从外层钻入内层的效应称为钻穿效应。
由于4s电子的钻穿效应较大,而3d电子的屏蔽效应越大,使得3d电子的能量略高于4s,即第三层d轨道上的电子,其能量要比第四层s轨道上电子的能量高,这种现象称为能级交错现象。同理,能级交错现象如能量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