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用车,防冻液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可以防止寒冷的冬天停车时冷却液结冰,冻裂散热器,冻住发动机。但是你知道吗?其实防冻液也是需要更换的,那么什么时候需要更换呢?
防冻剂的作用防冻液的主要作用是在寒冷的冬季停车时,防止冷却液冻裂散热器,冻住发动机缸体或缸盖,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有效防止沸腾,避免锅炉沸腾。汽车防冻液作用很大,直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很多人以为防冻液只在冬天用,其实防冻液一年四季都要用。
防冻液还具有防腐功能。由于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钢、铝合金、铸铁、铜、水箱焊接用焊锡等几种金属,所以缸体、缸盖一般采用铸铝或铸铁,水箱主要采用紫铜、黄铜。防冻液与这些金属接触的时间很长,所以它必须能够保护所有这些金属。去离子水和适当的添加剂可以防止各种腐蚀。
你多久换一次防冻液?一般建议三年五万公里,南北温差比较大。一般北方建议-45度防冻,南方-25度就够了。建议私家车两年或10万公里更换一次,更好是同品牌的防冻液;如果没有,一定要在添加防冻液前仔细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然后添加保护性防冻液。不过更好问一下厂家是否使用原装防冻液。
如何更换防冻液?1、拧开水箱盖,打开水箱排水阀,一般在汽车底部,放出防冻液。
2.清洁冷却系统,并不断向发动机冷却系统注入清水。冲洗过程中,发动机应怠速运转,保持内部清水循环,直至水箱放出清水。
3.停止注入清水,等待清水流尽,关闭水阀。
4.添加新的防冻液,直到液位介于更高和更低水位刻度之间。
5.盖上盖子,发动汽车。发动机怠速运转两三分钟后,内部空气体会从冷却系统排出,防冻液液位会降低。这时候要重新补充防冻液。
不同的防冻液不能混用。1.不同品牌、不同厂家、不同颜色的防冻液,其内部“化学性质”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比如配方成分不同、适应环境不同等。如果混合,可能导致化工产品产生沉淀、气泡、腐蚀性等物质,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2.即使同一厂家生产的防冻液或其主要配方材料大多相同,也不应混用。有可能由于混用而达不到汽车生产厂家规定的产品性能(发动机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
3.不同颜色的混合使用,由于各种“添加剂”的差异,可能在其内部产生化学效应,使添加剂的功能(如:防腐、防霉、消泡、缓冲等。)无效。
综上所述,汽车的冷却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防冻液的消耗量很小。所以,你不用太频繁的更换,车主只需要按照用户手册上的期限更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