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灯
宫廷面
据五十多岁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米志科介绍,藁城上一次被外界关注,是上世纪70年代在城西10公里的太西村发现商代遗址。
“在那次发掘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酒曲等。都出土了,出土文物创造了七个‘天下之一’,轰动了海内外。”Miko说。但这次藁城是以新冠肺炎这样的方式“出名”的,这是米志科想不到的。
1月2日,藁城区小郭庄村新增一例本地确诊病例。截至1月13日24时,河北省共有463例本地确诊病例,195例本地无症状感染病例仍在医学观察中。其中,绝大多数案件集中在藁城区。
1月6日,藁城区被调整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区。这个80多万人口的小城,成为舆论的焦点,成为“疫情”大战的前线。
那么藁城在哪里呢?藁城的“秋”字从何而来?藁城有哪些历史文化?藁城是如何应对疫情的?通过采访,记者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藁城。
商代的考古发现是七大世界之最
藁城的“秋”字读作“高”(第三声)。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一个区,面积836平方公里,人口80多万。它原本是一个县级市。2014年9月,石家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市,设立藁城区。是河北省之一个财政收入突破百亿的县(市、区)。
藁城,古称费雷、藁城、州城等。大约在34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400年的商朝中期,“多士”部落就在这里劳动和生活。
从石家庄市区沿307国道向东,出了东三环没多久就到了藁城区尚钢镇太西村。太西村北有一个土台。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土疙瘩”的土堆,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藁城太溪商代遗址。
上世纪60年代,台西村村民在挖化肥时,不时挖出一些青铜器,引起了考古部门的注意。1973年,当时的河北省文管所组成考古队,发现了14处房屋遗址,包括3000多件陶器、石器和青铜器。
“更让世人震惊的是,这次发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铁器、铁渣、酒曲等7个‘世界之最’。”米志科说,经文物部门鉴定,此遗址为商代中期文物。从地理位置、范围、文化内容来看,藁城的太西堪称商朝北方重镇,应该是商朝都城中的重要都城。是目前石家庄发现并确认的最早的城墙遗址。
《藁城县志》记载了藁城的建制改革:西汉时,设立藁城郡,为真州。北齐初,楚城县改为藁城县,隋黄凯改称楚城县。元代“丘”改为“秋”,故名藁城县。
“藁城的‘秋’原意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现在这个词不常用了,大家看着都有点奇怪。其实就是‘草案’的一个‘变种’。”美子说我们现在说的草稿,其实就是来源于秋。秋是草,选秀是乱草。
根据中国古代字典,“秋”有两个兄弟,一个是“楚”(上高下低),现在上下结构都是左右结构,文笔憔悴;一个是“味”,也是写稿子的“稿”。
由此可知,“秋”字曾有多种含义:一指枯萎,二指稻草,如“今天寒地冻,马无秋草。”(子简),另一个是指书面手稿。比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写了《草薙》(稿)。
因为一碗宫廷面记住了一座城
2021年伊始,小城藁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自1月2日爆发以来,就有很多网友为高城加油。“武汉热干面活下来了,北京渣江面活下来了,成都担担面活下来了,藁城宫也一定行!”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藁城是宫灯、宫面、宫酒“三宫”文化的发源地,尤其是隋唐时期的宫面,是具有藁城独特地方特色的传统风味食品。在明代,藁城地区的面食艺术家以 *** 挂面的技巧而闻名。
清朝光绪年间,当地官员将此作为贡品入宫,列为宫廷佳品,故名“宫面”。直到民国时期,宫见还远销朝鲜,被 *** 授予“国光银章”。
据非遗传人颜介绍,藁城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培育出了一种面筋和蛋白质含量极高的强筋小麦。这是宫廷面 *** 的先决条件。
在面条 *** 过程中,面粉、盐、水的比例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确定。已经工作了半辈子的颜已经很安心了。
据颜介绍, *** 一份宫廷面条需要20多个小时,有13道复杂的工序,如和面、制面和制线。其中,面条需要多次 *** ,这样面粉会吸收足够的水分而膨胀,面粉颗粒之间会紧紧的握在一起。这也是保证宫保面弹性和排骨口感的秘诀。
正因为有那么多细腻的、不可或缺的工序,才造就了“细面能穿针,心有韧性空的宫脸。颜说,虽然宫保面条很好,但它们很难烹饪。可以煮久不烂,放久不烂。它们尝起来很浓很滑。
2013年,藁城宫面塑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藁城宫廷面协会统计,当地宫廷面年产量15000吨,龙头企业年产量800多吨。
龚克“石头”难烧宫灯
以往,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有着“宫灯之一村”美誉的藁城区屯头村家家户户都火了起来。这里的村民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订单络绎不绝,家家户户都在抢着做宫灯。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起源于东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向朝廷进贡,故称宫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藁城宫灯第11代传人张凤军介绍,传统宫灯都是手工 *** ,包括挖竹条、洗竹竿、铺底座、打洞,有几十道工序。
近年来,藁城区 *** 大力支持宫灯产业转型发展,率先成立了行业协会。如今,屯头及周边村庄各种灯笼年产量近1亿对,年产值约15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因为今年这场疫情的影响,屯头村的百姓生活和生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期待疫情尽快结束,宫灯行业尽快重启。
统计显示,截至1月11日24时,石家庄市疫情分布在12个县区,其中76.39%的病例发生在藁城区。
为严控疫情,1月5日晚,石家庄所有农村和社区开始实施闭环控制。从6日凌晨开始,这座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开始了核酸检测。截至8日24时,完成之一次全核酸检测,共检测10251875人。
为进一步排查风险,防止疫情扩散,12日,石家庄启动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并提出两天内完成。同时,为有效防控疫情,藁城区转移了曾村镇数万村民,并进行异地观察,特别是本次疫情重灾区曾村镇小郭庄村、刘家作村、南桥寨村。目前,5437名村民(除两名患有严重基础疾病不宜转移外)已全部集中隔离。
这可能是2020年国内疫情爆发以来更大规模的隔离。从疫情来看,曾村镇是石家庄疫情的震中。与城市相比,农村防控的难度系数更大。农村地广人稀,居民分散集中,不利于网格化管理。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及时切断病源;同时,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应对突发疫情,村民生活保障和医疗资源无法保障。
疫情发生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出工作组连夜给予指导,并协调全国各方面力量根据河北省需求给予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兄弟省市伸出援手。
“石家庄加油!加油河北!”医疗队来了,先进仪器来了,生活物资来了...同舟共济的真情“冀”流淌在大地上,让人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1月14日下午,好消息传来。河北省胸科医院首批确诊的12名新冠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这是本次疫情河北首批出院患者。18名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全部转入康复阶段。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屯头村再次看到欣欣向荣的灯笼生产线。
没有克服不了的冬天,也不会有春天的到来!等疫情过去了,一定要尝尝这种有嚼劲的面条!让我们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加油藁城!(记者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