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场所(如何理解圆形场所)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圆世界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在古人眼中,“天”是由无数星星组成的宇宙,“地”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田野。天体不断运动,形成一个循环,处于无休止的运动状态。相应的,地球就像一个静止状态的正方形物体,圆的地方的概念也由此衍生。正因为如此,“天元”成了活动圆形物体的代表,即阳;“场所”成为一个安静的方形物体的代表,为古人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而“圆形场所”则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圆处”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也是风水宇宙观的体现。“圆地方”的理论在很多东西上都有清晰的体现,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建筑。中国的传统建筑,如明清时期的天坛、地坛等都在其中。天坛是圆的,地坛是方的。它是圆的地方的直接体现。还有普通人在自家小院子里建圆形水池,也是一个例子。现代的住宅结构使人冷漠、疏远,而四合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欲望,这也体现了人们对“天圆地方”理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