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谈玉米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案)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要获得玉米高产,首先要选好品种,精心种植,科学管理,合理投入。同时,在调拨前要了解玉米的播种时间、生长周期、施肥方法等等。只要我们学会正确的管理方法,玉米就很难获得高产。下面我们来看看玉米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播前准备
(1)选地整地:选择海拔500~1300米的地区,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pH 6.5 ~ 7,周围无遮荫,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土壤肥力均匀,保水保肥,灌溉排水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地。土地整理包括净种植和间作。
① *** 。去年冬季进行深耕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冬季翻耕,使残茬翻耕埋好,翻耕深度25 ~ 35cm播种前整地主要是对土壤进行精细化处理,使其达到待播状态,并注意土壤保墒。等行距种植,行距80~100厘米。
②间作。播种前一个月,整地至25 ~ 35厘米。播种前,做好待播土壤,注意土壤保湿。间作作物主要是土豆、小麦和蔬菜。玉米预留行宽60-80厘米,间作作物宽度40-60厘米。
(2)选种和种子处理:播种前进行选种,剔除瘪粒、小粒和不合格粒。选择种子后,在播种前15天测试发芽率。播种前3-5天,选择无风的晴天,将种子撒在干燥向阳的地方2-3天。根据各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选择通过国家审查登记、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各种病害。
第二,精细播种
(1)播种期:春季气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一般平坝、浅丘地区在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地区适宜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播种育苗,以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料球育苗或专用育秧盘进行玉米育苗。要求在营养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全腐熟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避免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防止烂种;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为幼苗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和水分。每个肥球或肥方放一粒种子,苗数根据需要增加20%,以弥补缺失。播种后,用1 ~ 2厘米细土覆盖,并喷清水保温。
(3)移栽:移栽前要抓住天气晴好的时机,赤脚对地膜通风1-2天,逐渐揭开地膜1-2天。当幼苗有两片叶子和一颗心时,移植就开始了。禁止种植老大苗。移栽时,根据密度要求,单株定向移栽或双株交错定向移栽,可实现大窝平底。要求选择苗龄和潜力相同的健壮苗。起苗时尽量不要伤到根部,这样幼嫩的就能很快变绿。将幼苗深植,幼苗在土面以下5厘米,翻耕后土壤不压实。栽好后,用瓢浇“生根水”,两窝粪水。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
第三,科学施肥
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三种元素,在玉米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这三种主要元素的需求是不同的。要达到科学施肥的目的,必须了解肥料需求规律。
1.氮气。整个生育期基本稳定,中间略有波动,一般在抽雄吐丝阶段达到高峰,从灌浆初期到成熟期呈逐渐减弱趋势,但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在吸收氮素。缺氮的话,植物的叶子会变黄,生长会变慢,植株会变矮,下部叶子的尖端会变黄。
2.磷。玉米也是全生育期吸收。与氮肥一样,在抽雄吐丝期达到高峰,然后下降,但后期需磷量约为三分之一。缺磷的话,叶子都会变黄,有褐斑,叶子干枯。
3.钾。从拔节期到孕穗期缓慢上升,到开花期达到更高,之后就不吸收了,但植物体内的钾会因外渗而减少。缺钾的话,老叶和新叶中心会出现老绿,叶尖和边缘会变黄甚至坏死,分割线明显,叶片弯曲。
向广大种植户推荐一款“斯普沃赫曼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这种水溶肥料含有大量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以及钙、硼、锌、镁、硫、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矿物源腐植酸,活性多肽蛋白酶免疫抗应激等物质。"
边肖将揭开这种水溶性肥料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来看看。
本品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以及钙、硼、锌、镁、硫、铁等多种中微量元素,矿物质腐植酸,活性多肽蛋白酶免疫抗应激等物质。
产品特点:
1.采用先进的波兰低碳纳米粒子螯合技术,养分通过植物气孔输送到叶肉细胞和韧皮部组织,具有吸附能力强、水溶性好、不伤根、吸收快、肥效高、用量少的特点。
2.活性多肽蛋白酶能有效增强作物的免疫系统,发挥免疫应激抗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长期使用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3.起到氮钾双控缓释作用,减少钙、镁、铁等金属离子对磷酸根离子的固定,在同等养分条件下吸收利用率提高30%-40%,产量明显增加。
4.促进根发芽、花芽分化、果实膨大,增产增值。
5.防止落花落果、果实畸形、黄叶早衰等元素缺乏症的发生。
6.原料超纯,无杂质,低碳营养,节能增效,倡导绿色回归自然。
用法:
适用于叶面喷施、根灌、根灌、滴灌和灌溉。
1、喷涂;800 -1200倍液体
2、滴灌2-5公斤/亩/次
3、冲洗5-10kg/亩/次
四、有害生物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早发现早治理。玉米的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锈病、纹枯病等。害虫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玉米蚜、棉铃虫、地老虎等。化学防治方面,50%多菌灵可用于叶斑病、锈病500倍,5%井冈霉素可用于纹枯病500倍。玉米螟、粘虫可喷10%氯氰菊酯2000倍、Bt粉800倍,玉米蚜虫可喷20%康复多3000倍,棉铃虫可喷Bt粉800倍、田丽粉800倍。
收获根据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获期不同。甜糯玉米整个生育期春秋两季为80-85天,夏季为70-80天,冬季为90-100天。一般授粉后16-22天采收,夏播16天,冬季22天。果实采收后,要及时供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