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高中历史)
学习知识后,一定要积累所学知识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大体掌握所学知识,学好所学知识。下面是高一的历史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的对象——皇族、英雄、前代贵族;②分封国的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跟随作战,朝贡,朝觐述职。(3)被封者的权利——世袭职位、任命官员、建立武装部队、征税和发饷及服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对地方的管辖。(2)扩大统治区域,发展边远地区;(3)形成周王室的总体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的独立性,这就埋下了分裂的隐患。
二。宗法制度
定义:宗法制度是根据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持政治等级制度,巩固统治的社会制度。
特点: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它们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
影响:宗法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安定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落色彩。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三。秦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秦朝。
第四,秦专制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确立“皇帝”称号,建立皇帝制度。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都被皇帝垄断,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2)设置“三公九官”的中央官制:宰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治事务;监察官员的审查;邱-主管全国军事事务。
(3)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守为郡守,郡守称为知府或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负面影响:加强对人民的压迫,容易导致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动词 (verb的缩写)巩固和统一秦朝的措施:
(一)颁布秦法律和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书写;④修建赤岛和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不及物动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产生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执行升官令。
作用: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从唐末到五代,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措施:①军事上:以一杯酒赈济兵士,赈济将军和朝鲜地方使节;强化军禁,强化弱支。(2)行政方面:任命公务员担任地方长官;总法官负责监督。(3)经济上:地方税的一小部分将作为地方支出,其余部分由中央控制。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 *** 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了冗员官、兵、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
唐代中央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议事和执行。三省省长都是宰相,权力分散。尚书有六部,即官、户、礼、兵、刑、工。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系。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版图在空之前扩张
概况:中央有中国图书大省;有十个地方省和宣政院区。
意义:加强对全国的管辖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团结。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X.官员选拔和使用制度的变化
超值度
汉代考试制度
魏晋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XI。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
调整明太祖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除宰相,设六部;废省,设三师。(2)内阁的成立。本质: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清代雍正帝设立军部(传世)——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首先,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产生的原因是: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多地少的小国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的建立过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的建立:伯里克利的改革将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了顶峰。
雅典民主的特点:人民 *** 和轮流统治。
对雅典民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3)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些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外来移民没有政治权力,只有少数人能真正享受民主,本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②民主太多容易导致无 *** 主义泛滥。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在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权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罗马法,称为公民权法。
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即“万国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护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之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对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现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有力武器。
限制:维持奴隶制。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源: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在此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共和国成立。但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王者地位,实际上是“统而不治”,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2)国家更高权力在议会,议会采用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更高立法机构,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内阁逐渐形成。
三。美国 *** 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美国实际上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 *** 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之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四。1787年美国宪法:
1787年,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
评价:①它是世界上之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国家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黑人奴隶制被认可,印第安人没有民权,女性地位低下。
五、通往法兰西共和国的艰难道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之一个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不及物动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共和国(议会制共和国)在法律上正式成立,标志着法兰西共和国的最终建立。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七、德国的统一:
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八、德国的双重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职,有实权。皇帝和宰相掌握着国家的权力。议会对 *** 没有监督权。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一两次 *** 战争
*** 与虎门 *** 销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把 *** 送给中国。林则徐于1839年6月领导禁烟运动,在虎门销毁 *** 。
*** 战争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需要拓展海外市场,掠夺大量原材料。
两次 *** 战争的起止年份:1840-1842年,1856-1860年。
中国的之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议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