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来重庆好几年的外地男人。十年来,从一开始听不懂重庆话开始,就一直在用方言吵架。这期间有很多不适应,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1.重庆人喜欢带柄说话(骂人)。
一开始真的很不习惯这样,也理解男人喜欢胡说八道。关键是平时看起来很精致很文静的美女,往往都是以“RM”开头的。举个例子,我之一份工作的办公室主任是个女的,差不多第二天开部门会议的时候,美女主任一激动就开始说“RM怎么怎么,RM怎么怎么”。当时我正埋头记笔记,听到这种说法我很震惊。我以为她情绪失控,破口大骂,但我抬头一看,她正和其他同事笑着说着什么,其他人都很平静,我才意识到,也许那只是她的口头禅。
2、重庆婚礼钱居然可以送单数。
也是在之一家公司,有同事结婚,大家都是跟着公司走的。我们老家的规矩是喜事给偶数,但是我发现很多重庆本地人喜欢给300或者500,当然也有68.1万的,但是300和500绝对是主力。我觉得很奇怪,在我们这结婚不会给奇数。
3.江北机场其实在渝北。
之一次来重庆,下飞机打车。因为看到机场在江北,就订了江北的酒店。我以为很近,但是司机告诉我江北机场在渝北。这两个地方不是一个区。
4.南滨路和北滨路相邻两条河。
刚来重庆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哪边是长江,哪边是嘉陵江。我一直以为都是一条河,分不清两条河的四岸。记得有一次同事带我去李子坝吃烤羊。他指着对面的金源酒店问我是江北还是南岸。我们看到了哪条河?当时真的很迷茫。后来我知道了怎么用颜 *** 分长江和嘉陵江,但是在旱季两江的颜色好像差不多。我真正想通这一切,至少是在重庆呆了一两年之后。
5.重庆话的发音和四声、十声没有区别。
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在沙坪坝看到一个卖小孩子的小电子表,想着假期给小侄子侄女买点小礼物。我问小贩多少钱,他说12元。我以为价格便宜就象征性还价10元,我以为就成交了。但我知道小贩听到这话后有点生气,用重庆话无奈地说:“姑娘,这至少是块表。”我很疑惑就走了。后来我终于明白,也许他把十首曲子听成了四首。重庆人说四和十不是舌头打结,只是用声调区分。后来我回去了,最后用八块钱买的。
6.各种有趣的我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比如挖墙叫“端蒸笼”。之前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还有“孩子哄”等等。
你知道的重庆还有哪些有趣的方言和趣事?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