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路,必先造史。”党史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 *** 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恰逢中国 *** 成立一百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的交汇点上。所前镇以党史为养分、为教科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断激励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山前新城”高质量发展。
奋斗百年,起航新征程。在不断实践中拓展“两山”多元化转化渠道,勇做绿色发展先行者,将萧山发展格局融入“亚运兴市”行动,争做智慧赋能的模范生...之前,一座因山川而灵动,因茶果而闻名的宜居新城,正以青春的姿态和远大的志向,续写着发展的新篇章。
学习、思考、认识、实践和行动
不断调动军官的积极性
百年只是壮年,百年仍需奋进。27日上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音乐会——所前镇庆祝中国 *** 成立一百周年党员大会”隆重举行。党员中的各界干部群众代表欢聚一堂,回顾我党百年光辉历程,勉励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建设“山水新城”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大会拉开帷幕。“我自愿加入中国 *** ,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面对党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来到桥岭宣誓。新党员充满 *** ,誓言铿锵有力。趴在地板上。
作为庆祝中国 *** 成立100周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是增强党员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的重要举措。接过“党的光荣五十年”的勋章,所有佩戴绶带的老党员们都被感动了。这枚纪念章不仅是一份记忆,承载着每一位为党和国家奉献一生的老党员的印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个人奉献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建功立业的一面旗帜和标杆。
在表彰了2020五星级党组织、党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2020优秀 *** 员代表后,赖巧玲围绕 *** 总书记的四个字,以“学好党史必修课,谱写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深度的专题党课。全镇2000多名党员学生线上线下参加了党课。
党史是中国 *** 人的根,是中国 *** 人的精神家园。党史也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为增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自4月16日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以来,所前镇各村、各社区紧扣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各种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启迪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
让我们打开记忆的相册,一起回顾和挑选其中的几个片段——
4月27日,所前镇组织新企联原支部(青年商会)到所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开展以“探访红色印记,铭记党的历史”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参观红色根据地、听革命故事、读史书,督促青年企业家学历史、学历史、增信心、学历史、敬历史、践历史。活动现场,在讲解员的讲解下,眼前的农民革命历史画卷缓缓展开。通过听你面前的农民革命故事,看农民运动电视纪录片,在全新的视觉和听觉氛围中,大家可以在你面前分享农民运动的光辉岁月,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
5月14日晚,所前镇“奋斗百年,我心向党”最后一场演出在文化中心举行。进入决赛的五支歌唱队,用嘹亮的歌声一起唱出主旋律,聚精会神。作为庆祝中国 *** 成立10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广大干部群众和党员群众通过歌唱和表演,共同感受到了祖国的变化,同时坚持了爱党爱国的信念。
5月20日,根据青年干部培训强化活动年度计划,结合镇党史学习教育安排,创新青年干部读书会模式,原镇组织青年干部赴淳安开展红色调研活动。通过参观红色史迹、缅怀革命先烈、分享党史故事,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5月25日,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迎接亚运会,展示新时代所前镇的新面貌,展示昔日人们爱党爱生活的坚定情怀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所前镇启动“我心中的 *** ”书画作品征集活动。
5月28日,所前镇妇联组织各村(社区)妇联主席、妇女代表走进三泉王村,开展“妇女心系党,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进村社区暨2021年插花培训。活动邀请了“区巾帼宣讲团”孙,为与会者讲述萧山巾帼英雄沈的故事。沈舍生忘死、不畏艰难险阻、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与会者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一个个英雄故事中感受到了她最初的使命,汲取了她前进的力量。
6月10日,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所前镇党委面向全体热爱党史学习的党员群众,开展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知识网上大赛。五个基层党组织和2000多名党员参加,完成了3563个累计答案。
6月20日,“红领巾心系党——献给中国 *** 成立100周年”大型萧山花边刺绣项目在该院门前完成合成。“红领巾心系党——献给中国 *** 成立100周年”这20个字是这次绣的。整个工程历时100天,共缝了100万针,将在即将落成的王华彦纪念馆中呈现并珍藏。王华艳纪念馆,位于所前镇山里王村,以全国优秀园丁、省级优秀辅导员王华艳的优秀事迹为题材。围绕“把一切都交给红领巾”这一核心主题,充分挖掘新时代红领巾路灯精神,致力于打造青少年校外党员队伍融合的红色教育战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万古长青。在历史的长河中,党的百年历史就像一条条红绸,绵长绵长,却不乏波澜壮阔,飘扬良久,却又不乏凛然。让初心代代相传,让使命永远肩负,成为推动前镇各项工作扎实发展的源动力。
以节日为媒介发展产业
向共同富裕迈进
六月的房前屋后,一派醉人的景象,绿油油的流动的药丸,闪着红色和亮紫色,沉甸甸的杨梅挂满树梢。6月9日上午,以“杨梅红中国红”为主题的第23届萧山杜家杨梅节在杭州生态园广场开幕。
作为萧山三大传统节日之一,都杨梅节已经举办了23届。23年来,杜家杨梅节始终坚持品牌建设,以节为媒,以业为基,融合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庆典活动、丰富多彩的乡村游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活动,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财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大力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的浪潮中,所前镇积极实施“双招双引”,大力推进存量盘活和园区转型,加快培育发展新制造、新零售、新动能。浙江明日生物降解改性材料项目拟在院前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生物降解改性材料项目,建设总面积8400平方米的天乐商务中心项目,杭金衢院前立交线工程等美丽公路三期建设项目,杭甬运河(西小江)前段升级改造项目。开幕式上举行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重点项目发布就是这一成果的集中展示。
利用新经济带来的新引擎、新动能,数字经济的培育已经越来越好。去年杨梅节,该镇成功与祥龙科技等5家优质企业签约,进一步打开了新经济窗口,同时为辖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带来30%以上的增长。“今年,我们镇预计将有6家数字经济企业。”前镇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被称为“茶果之乡”的所前镇不仅有杨梅,还有樱桃、蓝莓、桑葚等水果,逐渐出名。每到采摘季,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品尝。以樱桃行业为例。10年来,曾经的樱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樱桃种植面积超过2000亩,成为杭州更大的樱桃集中产区。
多年的实践证明,发展茶果产业,可以实现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大众丰收的综合成果。萧山区所前镇第二届新农业节暨4月16日开幕的第八届“一春红”樱花节,是茶果产业践行“青山绿水,不愁没柴烧”理念的又一生动例证。本届新农节暨樱花节以“美丽经济,美丽小镇”为主题,将一二三产业发展与美丽农业小镇模式打造充分融合。这既是围绕亚运攻坚、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独具人居魅力的城郊茶果小镇和山水田园小镇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从美丽风光到美丽经济,实现绿水青山下的乡村振兴,可以说在不断拓宽美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之前,已经交出了一份富民强镇的精彩答卷。为进一步将萧山区茶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提升公众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促进市场对茶产品的消费能力,3月20日,萧山区第六届胡翔龙井茶艺术节暨2021年全国饮茶日活动也同时举行。以“茶文化走进茶乡,茶为人人健康”为主题,结合三泉王村绚烂的梅花,开展了“赏花品茶”系列活动。
据史料记载,前者产茶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昔日的茶园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区茶叶种植面积更大的乡镇之一。基于茶果产业“老底子”的优势,该所在美丽建设中努力找准产业“接口”,勇做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所前镇茶叶企业在原有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广泛运用先进的制茶技术和制茶手段,延伸茶叶产业链,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所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茶叶销售 *** ,年茶叶销售总额超过10亿元,创造了“中国茶叶流通之一港”的美誉。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典范例,三泉王村以其悠久的梅花、参天的千年香樟树、历史典故的龙泉、胡荃、牛泉等稀世珍宝而闻名,令游客流连忘返,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AAA级风景村等11项省市级荣誉。今年,新沂、东孚、方川、李佳等7个美丽乡村建设村正在高标准建设中。
美丽乡村建设前,不断拓展“两山论”转化的多元化渠道,整体推进美丽建设和美丽经济,通过节庆带动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共同致富。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将有一个更光明的背景。
依托丰富的茶果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了“美丽经济”的山里王村,去年成功吸引桐庐县“古风故里”酒店落户。投资400多万元的“古色古香的故乡”酒店,原为旧厂房,经过改造,改造成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餐厅,成为美丽乡村的一大亮点,山居之王。如今,在这里,你不仅能品尝到当地的菜肴,还能感受到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乡村韵味。前来观光、采摘游的客人络绎不绝。
去年,胡金林村成为全区首个通过郊区环境整治区级验收的村。如今,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今年4月,、周、联谊三村也在城效结合部敲锣打鼓进行环境整治,为“亚运兴市”冲刺。截至目前,加缪村拆违工作完成率96%,强弱电改善完成率100%;联谊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成率80%,天然气管道安装完成率85%。“我太期待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他们变得美丽!
数字智能赋能基层治理
打开未来社区之窗
去年,所前镇着手打造数字化治理驾驶舱,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治理”为核心,建立了全国首个服务中心AI智能大脑系统。在去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该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使疫情防控成为可能,大大缓解了人员紧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疫情调查只是‘语音交互智能大脑’发挥作用的一个点。该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AI交互神经元节点技术,结合实时数据分析技术、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技术,实现咨询服务智库的多元化服务标准化,可满足24小时咨询、服务、建议、数据统计分析等需求。,并像真人一样进行语音互动交流,从而更专业、更精准地服务群众。”工作人员介绍,“语音交互智脑”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实现智能化时代的人机协作,实现“减少时间、提高效率”的双重满足。数字驾驶舱不仅包含了大家都有的共性内容,还结合所前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出最多跑一次、疫情防控、家庭调解等特色服务。“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镇上80多平方米的数字化驾驶舱指挥室也于日前开工建设。”
同时,为推进项目过程管理规范化,所前乡 *** 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于近期试运行。通过平 *** 善流程、规范制度、控制风险,为全区项目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提供范本。
乘着数字化改革的翅膀,坚持数字化赋能社区的治理,程楠社区为前者打开了另一扇希望之窗。“我们通过线上‘民情’爆料,线下‘联动卡’反映,一个平台,三方联动治理,七支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居民,引导舆论,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程楠社区党支部书记许丽红说。
程楠社区“民情沟通”平台上线以来,为居民搭建了一条连接社区和物业的便捷通道。通过引导居民合理表达诉求,实现了与社区、物业、业委会的分类联动,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基层治理的效率。居民对此赞不绝口。
在数字信贷方面,程楠社区领先一步。居民可以通过日常互动和参与日常活动、公益活动积累积分,在指定线下共建单位医院、银行、供电所、幼儿园等可兑换服务。积分还与居民评价率、进步和贡献值以及家庭荣誉和奖励挂钩,特别是在发展党员、幼儿园和小学志愿者宝贝评价等方面。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
数字化赋能可以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不仅体现在程楠社区,也体现在美丽乡村的三泉王村。三全网“365”智慧云治理中心将“人、地、事、物、情”的所有要素融入平台,实现数字化治理、政务服务、困难救助等425户全覆盖。下一步,该村将通过增加或整合产业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招商应用、乡村治理积分管理、数字化基层治理等系统,构建“一屏全包、一体化”的数字门户,成为杭州市数字乡村示范村。
“要在数字化改革上取得新成效,强化数字化思维,坚持数字化赋能,用数字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所作为,做好漂亮的产业文章,做好乡村振兴的样板,办好民生实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前不久,市委副书记、区委书记童桂丽在前期调研中提出的殷切希望。前院正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化优势为发展动力,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文/记者童志辉通讯员袁媛
图片由所前镇提供
编辑/艺鹭
秋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