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酒吧街(长沙解放西酒吧排名)
作为“新一线”城市,长沙的夜间娱乐近年来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7年长沙夜间消费人数增长50%,正在赶超一线城市。
6月21日至23日,齐鲁晚报记者走访长沙这座不夜城,一大早穿梭于酒吧、剧院、音乐节、美食街,试图解读长沙“夜经济”崛起的密码。
凌晨两点
解放西路仍然堵车。
“如果我告诉你,解放西路凌晨两点会堵车,你会相信吗?”6月22日,长沙市天心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朱德军问齐鲁晚报记者。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当晚,记者蹲守在长沙解放西路。23日凌晨两点,双向六车道的解放西路变得拥挤不堪。出租车、私家车、越野车夹杂着大量的摩托车和行人,半夜还开着红灯大排长龙。其实这种拥堵从早上12点就开始出现了。
在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首份夜间经济报告《2017中国夜间经济行业报告》中,被称为“新一线”城市的长沙,夜间娱乐发展迅速,正在赶超一线城市。报告显示,2017年长沙夜经济交易额同比增长12%,夜消费人数同比增长49.2%。
报告发布时,长沙文光新局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长沙获批国家扩大文化消费试点以来,全市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5739元,占比18.3%,同比增长10.8%。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680亿元,成为千亿元支柱产业。
华丽的数据背后,是长沙无数不眠不休的年轻人。
晚上11点,在解放西路的猴子博物馆酒吧,震耳欲聋的电音让人心跳加速,身体和大脑都在随着强烈的节奏颤抖。在舞池里,年轻的面孔聚集在DJ的舞台前,随着节拍颤抖。这个1300平米,能容纳70张桌子的酒吧,座无虚席,连过道都需要挤到一边才能前行。
“11点,猴年马月才刚刚开始。最忙的时候是12点到凌晨2点。”长沙酒吧KTV娱乐行业协会会长、湖南魔语文化集团董事长邓鹏告诉记者。这座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娱乐之都”,被当地人称为“解放西”。那里挤满了酒吧、剧院、游乐场和其他特殊的娱乐场所,人流可以持续到凌晨四五点。因为有9个1000多平米的大酒吧,所以也被外界称为“酒吧街”。
*** 不批准。
没有投资人敢开酒吧。
长沙的酒吧各有特色,和而不同。猴子博物馆是电子音乐和嘻哈爱好者的天堂,以电子音乐派对和DJ演奏为特色。05单一麦芽威士忌俱乐部,作为华中地区首家专业威士忌酒吧,是品酒师的首选;Charming是一个老牌酒吧品牌,坚持演艺酒吧和慢摇酒吧的结合。演艺酒吧可以体验90年代的卡拉ok文化。
“酒吧是一个城市开放、包容、活力、时尚的象征,也是夜经济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从业17年,邓鹏无疑是长沙酒吧界的“老手”,从酒吧保安到7个酒吧老板。他告诉记者,20年前,解放西还是一片冷清,如今异常火爆的“坡子街”、“王三街”等美食街还没有兴起。1999年,一位长沙留学生留学归来,在解放西开了之一家酒吧“Coco Bar”。2005年,解放西酒吧街基本成型。
“酒吧街带来的人流,让周边的餐饮行业迅速发展,然后酒店、服装、超市等行业纷纷跟进,自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酒吧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一个酒吧一般有300多个服务员,加上餐厅、酒店、超市等。半夜解放华西,创造了几万个就业岗位。
酒吧街的兴起,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邓鹏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 支持”。「要发展律师业,首要和最重要的是 *** 的认同、支持和关注。今天,酒吧已经不能简单地与脏乱差和色情联系在一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他介绍,现在酒吧的开店成本挺高的。1000多平米的大吧台造价近3000万,超大型吧台可达4000-5000万,小吧台800-1000万。“现在的酒吧已经很健康很阳光了,但是如果 *** 不认可,不理解,没有投资人敢投资开店。”
他对长沙市主管部门的评价是,“对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我们是合法合法经营”。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信心,今年下半年,投资8000万元、面积6000平方米的超大型酒吧SUPER MONKEY和投资4500万元、高18米的过家家即将诞生,为长沙夜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外面打雷了。
剧院的上座率仍然是70%
年轻人喜欢通宵泡吧,中老年人和小孩也不甘示弱。
21日晚9点,距离五一商圈不远的中山路249号,琴岛演艺中心的节目即将开始。当晚长沙风雨交加,雷声隆隆,但天气似乎并没有影响人们的兴致。8点多,一波观众开始涌入。
这里的观众年龄明显更丰富。人群中,有穿着吊带和热裤的年轻人,有穿着衬衫和鞋子的商务人士,到处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孩子。有老人有年轻人的家庭团不在少数,还有几对明显是饭后出来散步的中老年夫妇。记者对他们随意的感觉印象特别深刻。
尽管下雨天,但剧院上座率超过70%,尤其是前面面积更大的贵宾卡座位区,几乎座无虚席。琴岛门票价格定位在40元-240元之间。240元的展位面积,位置优越,还可以享受到茶碗和演员在舞台上的频繁互动。低至40元的起步价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有了观看演出的机会。
节目时长近3小时40分钟,分为两部分。之一部分名为“我的长沙”,重点介绍长沙的历史文化、地方戏曲(湘剧、古画戏等)。)和少数民族歌舞服饰;第二部分更加热烈多样,有相声、舞蹈、杂技、摇滚、脱口秀等。,从而将观众的情绪调动到顶峰。不难看出,辛苦的表演和对互动的重视,显示出演员们是在想尽办法逗观众开心,给他们一个“轰动”的长沙之夜。
“琴岛已经演出了26年,现在已经成为长沙对外形象的窗口,长沙的宣传名片之一。”湖南琴岛文化娱乐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普龙介绍,近年来,琴岛演艺中心作为娱乐企业,在 *** 的引导和帮扶下,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实现了从“大剧场”到“小而精”模式的转变。
“2016年之前,琴岛浪漫位于贺龙体育馆,可以容纳3000人,装修也很豪华。2016年后,来到现在的中山路可容纳800人的小剧场。规模虽小,却能更大化节目的内容性、吸引力和互动性。”
张普龙说,目前琴岛的上座率一般能达到60%到70%。2017年后,琴岛也开始试水 *** 直播。 *** 直播带来的利润平均每月增长20%,这项业务也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
音乐节仍在继续。
娱乐活动“来了就给认可”
晚上11点40分,琴岛的演出结束了,街上大部分餐饮店还在营业。再往南,仅在长沙开业的奶茶品牌摩登中国奶茶店,12点多还在排队。街上的年轻人都在喝一杯茶,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会成为让长沙人骄傲的湖南独特品牌。
在长沙,似乎永远不用担心出了酒吧、剧院、演唱会,没地方吃饭。凌晨1点,三星街、王三街、太平街、火宫殿、坡子街,无论是小龙虾、烧烤、牛蛙等大餐,还是臭豆腐、锅盔、米粉等小吃,都红红火火。有些商店比酒吧营业时间晚。
长沙的餐饮到底有多火?今年五一期间,长沙网上名人的小龙虾店文和友海信广场,排队7974桌。下午有游客提前去取号,发现拿到的是4612号。他们当场崩溃,说“假期过完了还轮不到我”。因为排队太火爆,龙虾馆不得不发微博道歉:“放假期间不能接待很多客人……对此深表歉意。”
22日晚9点,记者冒雨来到龙和友海信广场,虽然雨天门前还有599张桌子。在这里,将改造做到极致。据说单店投资过亿,力求还原八九十年代老长沙真实的民居建筑和街巷文化。目前已成为明星和外地游客的打卡胜地,也是长沙饮食文化的一张美食名片。
当晚,天心区贺龙体育馆4万余人的林俊杰演唱会座无虚席,中国著名音乐节品牌草莓音乐节在13公里外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登台。随后,李宗盛、林宥嘉、陈绮贞和周杰伦的演唱会将在长沙举行。
频繁的音乐会、音乐节、音乐周等活动为夜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什么娱乐活动如此青睐长沙?长沙市天心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局长朱德军表示,除了长沙本身是娱乐之都, ***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也不容忽视。
“长沙目前正在一件一件落实,力度很大。各级 *** 都在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文旅活动来了就能批。流程纪委会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实时监控,一旦超时就会问责。”他介绍。同时,天心区还建立了湖南首个区级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有编制的常设机构,安排专人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