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票价(高铁票价是如何定价的)
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流动性非常大。每年的春运都是人类历史上更大的一次迁徙。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中国一直在不断优化出行工具。过去10年,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程,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近4万公里,位居世界之一,也是世界上之一个建立高铁 *** 的国家。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大部分高铁都是亏损的。早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亏损955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约5.5亿元。
是什么造成了这么高的损失?14亿人买不起吗?很多人说中国旅游量这么大,门票收入也大。据了解,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为21.6亿人次。如果把平均50元的门票算进去,就有1050亿的收入。这不是很可观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高铁造价很高,平均每公里过亿。比如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总投资2209亿,约1.67亿/公里。京广高铁投资1245亿元,郑万高铁投资1195亿元,武广高铁投资1166亿元。所以近四万里高铁,投资五六万亿。
目前京沪、京津等少数高速铁路线已经盈利,国内大部分高速铁路处于亏损状态。郑西高铁运营2年,亏损14亿。贵广高铁一年的门票收入只有10亿元,但每年的利息却高达30亿元。很多线路往往要二三十年才能还清,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债务。
即使所有线路都很难盈利,但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并没有停止,仍在大规模建设。现在“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建成,现在“八纵八横”高铁网也有规划,还有一些线路需要继续建设。
高铁一直在亏损,为什么还要继续建?主要有几点考虑。之一,可以带来经济效益。高铁的开通可以极大的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畅通了,人就会来,投资也会跟着来。对于一些景点来说,就更有帮助了。
其次,社会效益。高铁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改善民生,同时带来很多就业岗位。还有就是交通效率的问题,节省时间和成本。当然,高铁也能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最后,也有助于国防。
但如果只持续建设,不考虑回报,也是一个问题,必然导致很大的债务危机。所以,对于目前的高铁形势,国家相关部门也纷纷出招。
很多人说高铁是会动的“金兽”。只要启动就会花钱,尤其是用电量。每一分钟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一个小时的电费高达万元。所以对于上座率不高的高铁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正因如此,去年12月23日,京沪高铁开始实行浮动票价机制和弹性票价机制,将根据淡季、时段等因素调整票价。
据媒体报道,二等座更高上浮幅度为8.14%,而下浮幅度为9.95%,也就是说价格并不固定,有的会涨,有的会跌。另外,上座率低的车次也会减少,以节约成本。通过这样的改革,高铁的运营效率会提高,利润水平会提高。这样一来,其他高铁线路可能会跟进,未来票价很可能会迎来大的变化。
此外,今年3月,有关部门还下发通知,严格限制高铁建设。高铁利用率低于80%的,不允许平行线。还有速度限制。只有达到一定的客运量,才能建设350km/h的高速铁路。这意味着中国高铁建设将“刹车”,一些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可能等不到高铁了。
高铁建设虽然是为了民生和经济发展,但也要考虑到实际的盈利问题。有些城市人流量小,普通铁路完全可以满足出行需求,没必要盲目建设高铁。随着高铁的调整,未来的盈利应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