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灵池(石达开唯一的照片)
“泪湿巾梦,夜前殿照歌;美人未老先衰,清晨倚烟馆而坐;可怜美人总是倒霉,最无情君。”
皇亲贵族最无情,掌握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把利益放在之一位。古代皇宫里出生的女人,一生都被感情所困,大部分嫔妃,或许没有受到宠爱,都老在冰冷的城墙里。
这样,女人们,带兵打仗的男人们,要时刻记住“胜者为王,败者为敌”的使命。一旦被抓获,他们将面临残酷和难以忍受的惩罚。
在古代,国王或高级官员为了迫使敌人泄露军事机密或严惩闹事者,会做出各种残酷的惩罚,让人不忍直视。
其中鞭笞、连枷、割鼻、斩首等酷刑,光听名字,就已经是心惊肉跳,最残忍的一种是农历新年那年。
明朝中叶,有一个太监叫刘瑾,死于农历年。他从胸口拿出一把刀,把肉一块一块地刮下来。他死前被折磨了三天。
还是明朝天启学者郑满,在农历年被诬陷判死刑。他被砍了总共3600刀才重获自由。
对于当时的囚犯来说,他们宁愿立即被斩首,也不愿在农历新年的那一年受到折磨。但是皇帝无情,不觉得残忍。相反,他乐在其中。
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首领石达开被俘后,全家受尽折磨。他的小儿子,才5岁,也被判了大年初一。因为太小,砍不到三千刀,被皇帝释放,养大,然后处死。
部队起义,屡立战功。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名将,因骁勇善战,被称为“石敢当”。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富家子弟出身的少爷,不用参与这些宫廷纷争,只是生不逢时罢了。当时很多人流离失所,日子不好过。
石达开从小就讲究一个义字,喜欢结交天下侠士,颇有豪气。所以,当他看到人们频繁遭受痛苦时,他总是尽力去做一些事情。
1847年,洪秀全等仁人志士来到这里,与石达开做了一笔大买卖。他们聚集在一起,达成了协议。每个人都很清楚法院的腐败。与其指望他们,不如自己夺权,这样才能把人民从水火中解救出来。
下定决心后,年仅19岁的石达开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组织军队上,他被封为“翼王”。他带着一批将领和军队揭竿而起,开始了太平天国运动。
武士石达开屡立战功,把曾国藩打得节节败退,甚至逼得他险些投湖自尽。因此,他不仅在军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深得民心。
当时石达开的影响如此之广,以至于他的战友们都把他当成标杆,跟他并驾齐驱。他的士兵愿意为他效力,而敌人却视他为眼中钉,想时时刻刻铲除这种威胁。
脱离组织,被削弱。但是,人在高位,虽然权利很大,但也容易受到嫉妒。当时石达开的知名度和军事成就已经威胁到洪秀全的地位。
“一山容得下二虎?”石达开不能像一开始那样和大家并肩作战了。为了防止兄弟打架,打散士气,他不得不选择带领部分士兵离开。
石达开的离开,注定了他自己日后的悲剧命运。
太平天国一分为二后,势力大减,实力削弱。无论是洪秀全还是石达开,都无法与清军抗衡,单枪匹马的石达开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考虑战略部署。
在与清军的斗争中,他的十万将士伤亡无数,损失惨重,才到达目的地。
在某次战斗中,石达开带队渡河保命,但途中妻子临产,不得不减速。
当石达开看到妻子生下儿子时,惊讶得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不顾反对,毅然决定原地休假3天。
行军时,最忌讳的就是放松警惕。一想就是全军覆没。当时石达开就犯了这个忌讳。他为小儿子的出生而欣喜,却忽略了许多士兵的生命。他推迟渡河的决定注定了这个局的失败。
休整了三天,大军想起渡河的士兵,石达开才发现,自己的队伍已经被清军包围,无路可逃。
拖延战士,投降救他一命耽误了渡河的机会,石达开等于输了,战俘的后果可想而知。虽然不惧生死,但一直不肯低头的石达开为了众多跟随他的将士保命,也选择了向清军投降。
但是,清军怎么可能放过这个与自己打了多年交道,给朝廷造成重大损失的“凶匪”呢?石达开的士兵全部阵亡,无一幸免,而他自己也在当年的农历新年被折磨得惨死。
石达开被执行死刑后,他的家人逃不了。即使他的妻儿手无寸铁,甚至没有伤害到其他人的生命,清军还是残忍地对这些人判处了死刑。
老婆受辱,石达开5岁的儿子和刚出生的儿子被勒令在大年三十处死。
但小儿子还没发育完全,体态还小,无法砍出当年农历新年所需的3000刀。于是皇帝再次下令,要把两个孩子抓进监狱,然后等他们被提高到成人姿势,达到行刑要求的时候再动刀。
最后这两个孩子的生死,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石已经在监狱中被杀害,而小儿子幸运地活了下来,因为他被及时交给了他的姑姑的观众。
但是,不管这两个孩子的结局如何,都可以看出皇帝的残忍和无情,可以看出才5岁刚出生的婴儿,下一次就可以被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