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杨桂芳实习生史光明
刚刚首次问鼎华中之一,超越武汉,成为全国人口规模第10的郑州,又迎来了新一线城市第9名,超越长沙。
河南70个三线城市中,洛阳、南阳、新乡、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上榜;90个四线城市中,许昌、开封、安阳、焦作、平顶山、漯河榜上有名;128个五线城市中,濮阳、三门峡、鹤壁榜上有名。
特别是商业资源正在加速向郑州集中,从2020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1位。
[论城市魅力,郑州排前十]
5月27日下午,2021新一线城市峰会在上海世博博物馆举行,之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了2021商业魅力排行榜。进入新一线名单的15个城市分别是成都、杭州、重庆、Xi、苏州、武汉、南京、天津、郑州、长沙、东莞、佛山、宁波、青岛和沈阳。
榜单显示,经过几年的更替,新一线城市中始终有11个城市上榜,贴有“新一线”标签的城市有20个。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过渡地带的城市,依然保留着向上竞争的欲望,未来几年大概率不会出现新一线城市。
与往年榜单相比,一方面,“一线城市”的顺序再次被改变——2018年短暂亮相后,一线城市再次成为“北上广深”。
对比2020年的报告,河南商报记者发现,从新一线城市前十的排名来看,重庆和杭州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杭州在2021年的榜单中超过了重庆;与武汉和Xi安交换位置。在2021年的榜单中,Xi安超过了武汉,武汉从第四名跌至第六名,被苏州超越。看来,武汉的商业魅力地位正面临新一线城市第二梯队的加速挑战。
从郑州的排名来看,2017年郑州首次进入新一线城市榜单,排名第12位,2018年进入第9位。此后,郑州一直保持前十方阵,2019年榜单排名第十,2020年和2021年榜单排名第九。
[郑州是最近一年排名变化更大的新一线城市]
郑州虽然排名稳定,但在商业魅力上的潜力不可小觑。
从公布的榜单来看,2017-2021年,覆盖一线城市“北上广深”,Xi安商业资源集中度排名从第12位上升至第9位;长沙的排名总共上升了5位。郑州是最近一年排名变化更大的新一线城市——商业资源集中度从2020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1位,在新一线城市中从第11位上升到第7位。
“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阻挡部分城市商业资源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势头。”榜单对此进行了评论。
据了解,商业资源的集聚程度从大品牌对城市的青睐程度、商圈实力、基础商业发展程度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商业繁荣程度。以长沙为例,长沙的儒文和友、现代中国茶叶店等新型消费品牌迅速崛起,旅游业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商业资源集中度方面,郑州超过长沙,在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中,销售额突破70亿、排名头部广场的大卫城,对国际高端品牌有吸引力,也有加速引入中正宏城、建业凯旋广场、新天360、西递港等一线品牌的动力。,分别是花园路商圈、东区商圈等新生代商圈。
河南商报记者梳理了解到,2020年郑州引进96家首店。虽然受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的114家门店略有下滑,但近百家首发品牌扎堆郑州,百花齐放。人们不禁感叹,品牌们懂得“哪里有消费能力,哪里的店就开”的智慧。
[奖励积分!郑州民航直达国内城市增速新一线城市更高]
在这个排名中,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再次显现。新一线城市中,郑州排名第六,其次是成都、Xi、重庆、武汉、杭州。
根据列表,城市枢纽可以将城市放置在 *** 中,以考虑城市的重要性。目前城际运输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在稳步增长。一年来,国际航班数量被严格控制,挖掘国内航线潜力成为重点。在许多城市,国内直达民航的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国际航点的增长率。以郑州为例,2020年中国民航直通城市数量增长32%,为新一线城市中更高。
河南记者了解到,2020年,郑州机场实现了货运逆势快速增长,客运快速恢复发展,交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绩单:2020年,郑州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63.94万吨,全国排名提升至第6位;旅客吞吐量达2140.67万人次,居全国第11位,客货运输均居第1位,运输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双之一”。
根据《之一财经日报》公布的名单,高铁建设已经开始进入填空白的阶段。以江苏为例。2020年,江苏高铁网骨干将最终成型,沿线城市将直达全国高铁网,从而盘活长期被排除在长三角地区高效快捷城际 *** 之外的苏中、苏北地区。
业内人士认为,郑州在高铁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郑州正在向M型高铁城市迈进。历史上,郑州是一座火车牵引的城市。现在郑州已经从中国的“铁路之心”上升为“高铁之心”。这也让商业资源和客流向郑州聚集。高铁“省会城市1小时经济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8小时经济圈”的辐射所带来的人气和商业精神,正在 *** 产业和品牌密集进入郑州。
(河南商报编辑石尚敬纪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