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在齐梁的 *** 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
初唐四杰分别是哪四位
初唐时期的四位杰出文学家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王勃是“文章巨子”,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杨炯被誉为“诗神”,代表作品有《丽人行》;卢照邻是初唐时期最杰出的散文家,代表作品有《陪从弟宴郊园阐怀寄致杨司勋》等;骆宾王是初唐时期更具才情的宫体诗人,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等。他们的作品在初唐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初唐四杰”除了王勃、杨炯、卢照邻,还有谁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据旧唐书·杨炯传中记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活动在唐高宗、武后时期,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为五言律诗奠定基础并发展成熟,改革齐梁以来浮艳的诗风。
四杰代表作很多,值得推荐的主要有:
1、王勃的《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中》《蜀中九日》等。
2、杨炯的《从军行》《巫峡》《出塞》《战城南》等。
3、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十五夜观灯》《相如琴台》《元日述怀》等。
4、骆宾王的《咏鹅》《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畴昔篇》等。
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
初唐四杰是中国唐朝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宫体诗有较大突破,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并勇于改革齐梁浮艳的诗风。其代表作有《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讨武氏檄》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实始于此,后因《唐宋八大家文钞》而流行。
元曲四大家是指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初唐四杰的代表作品和诗句
初唐四杰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
【王勃】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
3.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江亭夜月送别》
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滕王阁序》
5.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蜀中九日》
6.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别薛华》
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滕王阁序》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
9.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铜雀妓》
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
【骆宾王】
辞采华胆,格律谨严,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宾王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豪情壮志,见闻亲切。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
2.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3.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于易水送别》
4.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在军登城楼》
5.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6.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从军行》
7.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
——《晚泊江镇》
8.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
——《久客临海有怀》
9.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上吏部裴侍郎书》
10.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萤火赋》
?
【卢照邻】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长安古意》
2.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长安古意》
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十五夜观灯》
4.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曲池荷》
5.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6.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送二兄入蜀》
7.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战城南》
8.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行路难》
9.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元日述怀》
10.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
?
【杨炯】
善写散文,尤擅诗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
2.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紫骝马》
3.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夜送赵纵》
4.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途中》
5.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战城南》
6.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巫峡》
7.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有所思》
8.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送临津房少府》
9.半室生清兴,一窗馀午阴。
——《竹》
10.举杯聊劝酒,破涕暂为欢。别后风清夜,思君蜀路难。
——《送梓州周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