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猝死的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报道中猝死的都是年轻人。在对生命无限惋惜的同时,很多人也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猝死的频频发生?研究发现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疾病,而青年人群猝死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内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
猝死可发生于任意年龄,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青壮年以及老年人,猝死也会发生于平素身体健康或基本健康的人,发生在特殊人群中的猝死包括运动员猝死和婴儿猝死综合征。
为什么猝死常发生在中青年人身上
从生活方式上看,中青年人常常存在着营养过剩、过量饮酒、过度娱乐、久坐办公、运动减少、熬夜、加班加点工作等问题,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基础疾病,积重难返,以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这与中青年人群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有很大关系。中青年人群作为社会和家庭主力,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社会竞争强,工作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为名所困、为利所囿,内心彷徨、浮躁而迷失,这些都使中青年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以及迷茫而脆弱的心理状态,这也是他们发生猝死的一大诱因。据调查,我国约八成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在30-50岁的早逝人群中,有96%的人死于因过劳,80%的人死于心脏性猝死。由此可见,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是中青年人早发冠心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诱因。
综上,导致中青年猝死频发的诱因有慢性疲劳、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远离这几个不良习惯
别再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的工作,夜里接着干。但熬夜的伤害往往是潜移默化、逐渐积累的,已经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剧发生,足以引起重视了!
研究发现,与每天睡 8 个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时间少于 5 小时的人,患心脏病风险增加 40%。建议大家杜绝不加**的熬夜,避免过度劳累。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就去医院进行检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别吃太饱
过度饱食很伤“心”!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
戒烟戒酒
烟草中的***会使血管收缩,甚至引发血管痉挛。而酒精则会导致心跳过快,血压也会急剧升高,从而引起心脏的不良事件。不管你的吸烟史有多长,或者你对酒的痴迷程度有多深,尽早戒烟、减少饮酒都会对你的血管有好处,降低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别太劳累
尽量避免极度劳累,如果长期处于“压力山大”的状态,建议适当减压,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哪怕是看看书、散散步、聊聊天都能让精神紧张得到缓解。
别再久坐
一动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个主要潜在原因。远离久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动起来,建议保证每天运动量,保持步行 6 000 步左右。
研究表明,与每天坐小于 4 小时相比,每天坐 8 小时且运动量又很小的人群,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 32%。
遇事冷静
很多心脏病发作是因为剧烈的情绪变动,比如生气会造成血压变化,也会导致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快速增加,从而引起心脏病发。
减少抑郁
焦虑、压力大等不良情绪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是引发猝死的一种诱因,尤其是抑郁,它是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运动适量
健康需要运动,但运动也要量力而行,很多平时不参加锻炼的人,在长时间跑步之后,体内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就会容易发生心搏骤停,引起生命危险。
在运动中,如果突然出现胸闷、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则不能再强行运动,要慢慢地放慢运动的步伐,继续往前慢走几分钟,缓冲一下再坐下休息。
别忽视心脏求救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精神不振、情绪易激动、头晕等症状,要小心!因为,那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应提高警惕,适时前往医院就诊。
总结
猝死难以预测,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特别要对“拼命三郎”般工作的中青年人说一句“工作永无止境,身体远比金钱更重要”。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