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医院也不例外。
经济学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研究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互动规律。
现在,在整个社会,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交往,比任何时候更为常见,也更为频繁,在医院这个特殊场所,更是如此。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经济学,并对经济学原理加深认识。
医院为什么要建设的如此具有规模?
01.医院规模越来越大
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
每个城市,无论是一二线,还是三四线,过去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不是政府部门,就是楼堂馆所。
风水轮流转,而现在,却变成了银行和医院。
白天看医院,医院有各种颜色的外墙,晚上看医院,医院楼顶上的医疗机构标志十分醒目。
这里说的医院规模,可以理解为,一个行政区域内医院数量越来越多,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医院的规模修改建的越来越大。
我想从经济学原理,说说后者。
说说后者的规模为什么越来越大。
我们曾经去秦皇岛去参观一家医院,从附近的酒店出来,隔着几道街,就能看到该院的门诊大楼,以及楼顶上的醒目红色大字。
在国内有个关于医院排名的顺口溜: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同济。
这些医院不仅技术力量雄厚,而且医院建筑规模相当庞大,有的医院甚至有许多分院区。
02.医院大规模修改建的表面原因
如果我问你,医院为什么要修建或者改扩建的那样具有规模、充满气魄,你有可能回答,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让床位能够满足患者的住院需要。
如果是为了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那现在,社会上就不可能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了。
从这一点来说,道理讲不通。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个武汉的情况。
我们先看武汉市的医疗资源在湖北省及全国的排名。
根据《2018年武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简报》,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有三级医院61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27个。
按照《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截至2018末,我国有三级医院2548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442个。湖北省有三级医院130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70个。 而武汉市三级医院数占到湖北省的46.92%,三甲医院数占到湖北省的38.57%。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三甲医院数量仅次于北京(55个),广州(38个)、上海(32个)、天津(31个)、重庆(31个),和成都、西安(均为27个)持平。
由此看来,武汉市人均优质医疗资源占有情况,在全国比较靠前。
我们再来看武汉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
根据《2018年武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简报》,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9.53万张,其中医院床位8.17万张。 武汉市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7.38张。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末,湖北省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4.76张;我国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为4.67张。
由此可见,湖北省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略高于全国,而武汉市则是大幅度高于全国。
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官网上看到,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3个,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居全国第二)。
没有看到医院的总床位数,单单报道此次为抗击疫情就增设了1930张床。
就是在这样的医疗资源情况下,这次疫情救治,整个武汉市都无法满足确诊患者的住院需求,不是用一周时间快速建立起来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以及后续的几个方舱医院,确诊患者的救治真的无法想象。
由此得出结论,医院大规模修改建的表面原因,是为了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从目前武汉市的情况看,尽管这是突发事件,也能说明,这个原因实际上是不能成立的。
那医院大规模修改建的真正原因,或者说原始动因是什么呢?
03.医院大规模修改建的真正原因
从武汉市的医疗机构数和床位数来看,以及同济医院的规模来看,医院大规模修建,不是为了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
那是为了什么呢?
我来告诉你。
医院大规模修改建,或者说修改建的相当具有规模,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为了消除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
医院和患者、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十分严重,医院及医生具有专业设备及专业技术,属于强者,如果愿意,可以有多种办法随便欺负患者;反过来,患者只有两种办法能欺负医院,不交钱或者给假币,属于弱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做出各种姿态,来示弱,来消除这种不对称,来取信于患者。
比如,医院修改建的颇具规模,就是告诉人们,它们不会轻易搬走,会一直在这里,要一直开下去,要开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
再比如,公立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穿着印有医院名称的白大褂;同时,还要佩戴有自己名字和职称的胸牌。
在医院每个门诊门口,或者住院科室的墙上,还贴着每个医生和护士的“美照”及简介等等。
私立医院则强调,它们聘请的专家,都是各个公立医院退休的顶级“牛人”等等。
医院之所以要做出这一切,都是要向患者表明,他们虽然是强者,虽然有能力随意操控患者,但是,他们不打算这么做,他们要认真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尤其是民营医院更是如此,土地是自己买的,医院楼房是自己盖的,人员是自己聘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医院与患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来医院就诊。
薛兆丰在他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中,写到: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商家需要做出种种示弱姿态,要花功夫来打扮自己,来证明自己的本事,来表明自己不会欺负消费者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皆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