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50%以上。
本文将以农民视角和目前农村的状况来分析农村垃圾分类能否在2025年达标,推进过程会遇到哪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目前城市垃圾分类的状况垃圾分类最早是由城市开始,随后推进到以户为单位,目前看城市的垃圾分类状况,大部分城市的垃圾分类是不如意的,虽然垃圾丢弃区摆放了分类桶,但各个分类桶所丢弃的垃圾也是五花八门,看到的现象如下:
1.许多居民不将垃圾按分类桶投入,而是走到垃圾堆里直接扔。
2.可回收垃圾桶里玻璃碎不少,甚至厨余垃圾也会混着在里面。
2.危害垃圾桶里,丢弃的小件家具,工业垃圾不在少数,果皮啤酒瓶更常见。
3.生活垃圾桶里常见到丢弃的衣服、鞋、盆栽,有时面临厨余垃圾。
4.厨余垃圾桶里常见到家庭产生的垃圾,如卫生巾等。
5.家庭每日产生的垃圾,大部分家庭都是混合装,未进行有效分类,到垃圾堆大部分都是直接丢在厨余垃圾桶,或者生活垃圾桶。
由上也大概能看出大多数城市实行了多年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当下仍是处于未达标的状况。
农村垃圾分类的诸多问题农村推行垃圾分类,因农村人生活习惯和城里截然不同,所生产的垃圾种类更多更复杂,当中包括了日常垃圾,化粪池垃圾,农业垃圾,养殖业垃圾,建筑垃圾等等,假如要村民把这些垃圾分类,可想而知所面临的困难会有多大。
1.现在许多农村的青壮年都是长年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老人和小孩,由于老人接受新鲜事物的知识慢,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也不高,属于缺乏垃圾分类知识的状况,这是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行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2.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当下许多农村仍未有专门划分的垃圾丢弃区,都是自家自行处理,常见的是自行堆放在自家自留地,到堆放到一定程度时点火烧掉。城里常见的垃圾分类桶、分类箱等设施在农村稀缺,这是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瓶颈。
3.当前,农村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尚未统一,当下仍有农村是人畜共住,牛羊经过所产生的粪便由谁来收拾干净呢?猪舍产生出来的猪粪是回田呢还是当垃圾?当垃圾的话属于什么类型呢?现在禁烧秸秆,村民种地产生的秸秆作垃圾处理的话,该如何分类?田里产生的杂草不让烧又作什么类型的垃圾处理?
4.由于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没法种粮,老人弄了块菜地自给自足,假如哪天家里化粪池满了后自家菜地又消化不了那么多粪水,多余的粪水算什么类型垃圾分类,如果不能作垃圾堆放在垃圾堆,需叫抽粪车前来处理,这钱需要村民掏吗?
5.农村建房产生的建筑垃圾之前的处理方式是由主家自行处理,只要不影响村民出行,不管是堆放在村里自留地,还是堆放在水圳两边都行,实行垃圾分类后,往后农村建房所生产的建筑垃圾还是如之前那样处理吗?如是,这垃圾分类工作有何意义?如是作建筑垃圾堆放在垃圾堆,需要村民交费了才能堆放吗?
6.农业生产上产生的药水瓶、农膜作危害垃圾丢弃在危害垃圾桶,如果药死了村民散养的鸡鸭,这损失由谁承担?小孩在垃圾堆掏垃圾误食了有农药残留的果子,或者把玩这些药水瓶误入了口中而被药倒了,这责任算谁的?
还有众多的问题在这就不再一一询问了。
农村垃圾分类面临的阻力由上面的农村垃圾分类的诸多问题单元也大致了解到农村垃圾分类会面临: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高;垃圾分类设施缺乏;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尚未统一;因垃圾分类导致发生的意外责任区分问题;垃圾处理要不要村民掏钱?掏多少合适等的阻力。
如果垃圾分类令到村民生活不方便,农业生产不便,同时还增加村民经济负担,村民是难以配合,甚至会发生垃圾到处扔,垃圾混合丢的状况,这些会让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阻力加大。
农村垃圾分类诸多问题的解决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增强垃圾分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在农村大部分是老人留守,老人对于钱是很看重的,不管是一元还是几毛,可由这点入手,在前期实行奖励机制,让老人对自家产生的垃圾实行严格分类,分类达标的发点小钱奖励,一年半载村里老人就形成了习惯。
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设施的投入,建立垃圾分类桶、分类箱等设施,提高垃圾分类的便利性和普及率,不管是村里还是地里都得有垃圾分类堆放区,方便村民就近处理掉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
制定统一的农村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建立分类设施,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村里的垃圾堆放区拒绝一切农业药水瓶和危害垃圾,地里的垃圾堆放区只能堆放农业产生的垃圾和危害垃圾,需分类堆放,每周安排人员及时处理走。
针对人畜共村的情况制定村里卫生责任机制,谁家牛羊产生的粪便由谁家当天清理干净,可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来全村监控,由于有监控也减少了小偷进村的事发生,也更于有关单位实时了解村里状况。
前期不收取任何垃圾处理费,不管是生活垃圾还是建筑垃圾。当下只要跟村民要钱,村民就会跟你急,需以温水煮青蛙的形式,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习惯有了,到时再以垃圾处理成本涨价,需村民每月解囊支援几块才能得以继续,村民长期处于干净卫生的村里,突然间村里卫生变差了,他们乐意掏点钱为村容买单,同时也会帮着盯谁家乱丢垃圾,并帮助改善,如像城里那样一来就每月好几十的垃圾处理费,那这工作想在2025年达标会难于登天。
总之,农村垃圾分类面临的问题只会比文中所述多,如要实现2025年农村垃圾分类达标,首先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舍得钱银投入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分类机制,统一标准,配以奖励机制,让村民在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养成卫生习惯后,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才能有效顺利推行,并能长期自觉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