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董晴晴
“银发”时代跑步到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只是每个家庭的期盼,也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近两年来,1009处长者助餐服务设施在我市建成,为老年人省去买菜做饭的诸多不便,尤其对于独居、留守、失能等特殊老人而言堪称“雪中送炭”。更为难得的是,长者食堂将老伙伴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相互陪伴,满足了心理需求,广受好评。
长者食堂在“叫好又叫座”的同时怎样实现可持续运营,实现办得起、办得好、办得久,是各方共同关注的课题。近日,市政协“构建多样化服务,提升居民养老生活品质”调研团一行走访我市多家长者食堂进行了深入调研。
办得起
办“食”事 让长者吃饭不难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显示,我国75岁以上老人的贫血率达到17%,农村地区的高龄老人贫血率接近20%,贫血率的背后反映了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问题。
农村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生活,“老龄化”“空巢化”日趋严重,一日三餐成了不少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难题。我市桓台县、沂源县实现长者食堂县域全覆盖,首先解决了农村老人最急迫的需求——“吃上热乎饭”。
“开饭啦!”3月31日上午10点30分,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长者食堂内一片热气腾腾,猪肉炖冬瓜、炒油菜、热馒头,老人们一边拉家常、一边吃着健康营养餐。
桓台县起凤镇华沟村长者食堂内,老人们正在就餐
“这里的饭菜很香,每天都不重样!”华沟村宋开柱、宋周氏这对80多岁的夫妻是这里的常客,以前自己在家里煮饭,每天煮一次吃三餐,有时随便对付一口,现在每餐都能吃上富有营养的热饭。
华沟村的长者食堂位置处于村中央,每天中午有200多位老人过来吃饭。像华沟村这样的长者食堂,桓台县有299处,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每天可为全县2万多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我们聚焦党建引领,坚持村党支部领办长者食堂,不断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助餐服务需求。”桓台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桓台县2021年不仅明确了利用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支持意见,还制定出台了农村长者食堂建设实施方案,综合核算下来,各级政府给予老年群众的补助达到4.5-6元/餐,为长者食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沂源县,一处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的醒目标识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2022年,沂源县在山区全域建设了353处民生综合体、助餐服务点和1处中央厨房,实现了全县445个村服务功能全覆盖,让8.5万名农村老人尽享家门口的品质民生,尽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沂源县改造提升农村幸福院42处,盘活闲置校舍、宅基地90处,节约土地210余亩。”沂源县民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沂源统筹考虑村级财力因素,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确定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因村制宜、统筹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国有平台公司——鲁中控股公司为建设主体,联合社会资本,组织实施民生综合体建设。
沂源县一家“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外,老人们吃完饭正在休息
从全市1009处长者助餐服务点来看,农村长者食堂发展动力明显更足,其中政策引导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老人午餐补助,由各级财政提供,60岁至79岁的老人补助2元,80岁以上的老人补助3元。对于运营方,老人就餐超过一定人次,就可享受运营补贴。农村公益岗位的设置,也有效充实了长者食堂服务力量。
办得好
各具特色 小食堂里有“大文章”
长者食堂不止于就餐服务,更重要的是以“吃”为纽带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桓台县索镇街道李家村长者食堂就餐老人2月14日收到工作人员赠送的玫瑰花
桓台县田庄镇胡中村对闲置房屋进行改造,建成集日间照料、健身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利用院内建设蔬菜大棚、露天菜园,自产蔬菜全部供应长者食堂。
桓台县起凤镇乌南村盘活村内一处闲置车间,经过改造提升,用于长者食堂和农村幸福院建设。餐前老人们可以动手劳作,不仅解决了饭钱还可以解闷。
在沂源县南麻街道侯家官庄村,占地2200余平方米的民生综合体里热闹非凡,超市、理发室人头攒动,除了标配的长者食堂、卫生室外,还有妇女儿童家园、戏楼、文化一条街。
“民生综合体开始运营后,很多老人早早就来到幸福院下棋、拉呱,有的老人还组成了‘民间艺术团’。”侯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庄本贞介绍道。
长者食堂正逐步成为各村老年人的“幸福驿站”,成为正能量的聚集地,有力助推了乡村善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办得久
多方探索 长者食堂如何动力足
长者食堂主要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留守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长者食堂的公益属性又决定了它是一个微利行业,长者食堂建设如何动力更足?
调研中记者发现,当前我市的长者食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以桓台县为代表的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托管运营,各级政府、村集体进行补贴后,80岁以上老人实现了免费就餐;以沂源县为代表的国有投资集团建管一体化发展,各级政府补贴后,老人需要交2-3元餐费;以张店区、高新区等城区为代表的“餐饮企业 长者食堂”发展模式,各级政府为就餐老人提供2-3元/餐的餐费减免。这三种模式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大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运营方式。
桓台县三分之一的长者食堂由山东善行佳豪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目前长者食堂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既要保证公益属性,又要保障自身发展,初期投入很大,培育过程会比较长,公司还在探索如何通过后续为老人提供延伸养老服务获得利润。”山东善行佳豪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巩守棣表示。
“按照‘民生综合体+中央厨房+种植基地’全链条运营模式,联合专业机构运营,建设中央厨房,生产预制菜,开发老年人、学生和企业职工营养餐,不断在降低成本增加营收上下功夫。”沂源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沂源县一直在探索让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营性收益,保障民生综合体可持续运营。
在高新区华夏孝之源华瑞园服务站,不仅有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还有长者食堂可以同时承接老年人就餐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老年人舍不得自己掏餐费,需要引导老年人的子女从就餐上关注老人健康,鼓励子女为老人充饭卡。”
华夏孝之源华瑞园服务站老人们在排练合唱
据了解,沂源县鼓励子女为老人充值民生综合体餐费,并在长者食堂醒目位置设置“孝善榜”,将子女缴费情况张榜公示,很多村庄已经形成子女主动按月为老人缴纳餐费的新风尚。
此外,将与长者食堂结对帮扶列入精神文明单位共建内容;积极争取当地企业家、慈善人士捐款,专项用于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全市各区县都在进行推进长者食堂有序运营的探索。
桓台县田庄镇宗王村长者食堂内公示的捐款名单
业内人士指出,要让长者食堂全面铺开、多点开花,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也必然要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作用,同时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全民共建让长者食堂最大可能地摆脱财政依赖。只有在全民关注的社会氛围下,才有可能让更多老年人吃出“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