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英雄本色
病毒肆虐见城管担当
壬寅三月,新冠突袭,我们的家园奉贤遭受着严峻的冲击。
危急关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但有挺身而出的城管。
一群群奉贤城管人闻令而动、蓝衣为甲、逆行出战,他们冲锋火线、支援一线、驻守前线,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地方,始终主动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切实排解市民最迫切的忧难,与全区人民一道,同心协力织密织牢疫情防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诠释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彰显着“坚韧不拔、勇于担当”,书写了一个个精彩难忘、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
今天,我们再分享一批奉贤城管人奋勇战疫、坚强守“沪”的先锋事迹,让大家领略战疫先锋们的风采,鼓足必胜全胜的士气……
局勤务指挥科吕文晗
冲锋陷阵作寻常 无言笃行鉴初心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战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勤务指挥科负责人吕文晗一边将自己重感冒的女儿交给父母照料,一边安顿好居家隔离的妻子,毅然走出家门、挺身而出、冲锋在“双联双进”蔡家桥村抗疫一线,自3月23日起一直驻扎在抗疫阵地最前沿。
蔡家桥村地处奉贤北大门,交通方便,村内种植、贩卖蔬菜人员众多,外来人口有2000余人,而村委会人手严重不足,除协助村里开展核酸检测、分发运送物资、蔬菜、药品等日常工作外,他每天晚上还要带领第三方特保队伍,对每个封控区域卡扣点进行固守检查,防止夜间有菜农偷偷出去贩卖蔬菜。刚开始,总会遇到一些想“钻空子”的菜农,但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引导,后来,知道是“小吕”在值班,菜农们都已经“望而却步”了。
一天,接到村里一位老人的求助,家里只有两个高龄老人,男老人瘫痪在床,女老人身体不好不识字,两人的药品都要没有了,也说不清楚到底需要哪些药,了解到情况后,他立马去到老人家里细致地整理出来了两位老人的日常用药,列好清单就抓紧前往医院配药,第一时间送到老人的手中,解了老人燃眉之急。
“每天都在忙碌,又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始终牢记着自己驻村的职责,以全力以赴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局综合办公室王徐帆
工作岗位好把式 社区贴心楼组长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区城管执法局综合办公室王徐帆作为局机关备勤人员,白天始终坚守岗位,每天风风火火、奔忙不息,或赴村居一线进行防控支援,或做好后勤供应物资采购调配,还要担负单位会务保障工作,特别是视频会议系统调试,经常要坚守到晚上十点后甚至到凌晨。自3月28日以来,连续二十余日,他每天几乎没有片刻喘歇。
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被邻里推选作为奉浦四居某小区楼组长,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承担楼组54户居民日常防疫管理工作。居家办公期间,他始终心怀邻里,扎实细致做好志愿服务,无论核酸检测登记、楼组密接人员政策解读、抗原自测反馈.....每一项服务住户的工作,他都做得主动、周到,赢得居民信赖。小区处于管控状态时,得知有邻居需要配药,他主动联系,并想方设法予以及时解决。4月16日下午,一辆满载莴苣的皮卡来到了奉浦四居一高层楼组,给46户人家送来了新鲜蔬菜,让居民收获了一份欣喜和满满的幸福感。这也是王徐帆考虑楼组居民因买菜难而焦虑,主动联系单位安排车辆将自家老宅农田里的成熟蔬菜采摘后第一时间运送到邻居手中,受到居民在楼组微信群里刷屏点赞留言感谢。
步履匆匆是他对岗位的忠诚担当、温情脉脉是他对邻里的关爱奉献,没有慷慨激昂的表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日常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处更见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南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王峰
与病毒赛跑 和群众同心
王峰,南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新城分队副分队长,一名共产党员。3月下旬,为了减少疫情初期人群的聚集,他带领队员一天隔一天的通宵整治夜排档,冒着料峭春寒濛濛细雨,一遍又一遍的巡逻在南桥镇的大街小巷,全力控制着南桥镇人群集聚传染风险。
4月3日的晚上8点,中队接到镇政府指令,要求派出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同志,执行转运密接人员至外省市的紧急任务。本来中队领导考虑他前段时间通宵夜排档整治较多,想叫他调整下作息,安排了其它的同志。他一听,马上主动请命:“你们安排的同志确实年纪比我轻,可他最近一直感冒咳嗽,身体欠佳,这能行吗?别犹豫了,还是我去吧。”晚上9点,他已经领取任务,换上了大白、护目镜等全套装备,到达现场开始接收密接人员。一个,两个,三个,一直数到了24个。本来说好的29个呢?还有五个哪里去了?他急了,一通通电话向区镇各级沟通,原来是头桥社区的人员有所变动,总数变少了。一直到凌晨0点30分,终于凑齐了人数,看着车上满满腾腾的密接人员,他的心中也有些发慌,毕竟这是全区第一次进行密接人员外省市转运。车辆缓缓启动,他先向车上人员简要介绍了情况,并耐心的对一些密接人员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解答。有人提出,他们4个人是一家人,能否安排一间房间,他当即否决了这个意向。“从防疫角度,这是极其危险的”。还没等对方缓过神来,他又加了一句“我可以联系余姚方面,将你们四人两大两小安置在相邻的两间,这样你们就隔一堵墙,喊一声就能知道对方情况”。对方尚未升起的抵触情绪,立刻得到了缓解,觉得他是真心实意的在为密接人员考虑,不但为防疫工作负责,更为了他们家庭的特殊情况去向他也不熟悉的余姚方面多次恳求。一路漫长的旅程,到达余姚当地的酒店,将密接人员一个不少的和当地交接完毕,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有人问他害不害怕,后不后悔,他说“不是我去,就是别人去,这活总要有人干的。党员不去,谁去?”
四团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黄健
坚守岗位 毅然“逆行”
黄健同志作为四团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疫情面前冲锋在前,带领全体队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这一段特殊的日子里,他协助村居检测核酸的现场有他的身影,带着沙哑的嗓子维持现场秩序;在管控街面巡查中有他的身影,不断的向街面商户宣传“足不出户”的重要性。他至今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爸妈,没有见过儿子,也没有见过和他一样始终坚守在疫情战场的妻子。孩子因为学习而哭闹, 父母因为不会“抢菜”而苦恼,然而他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在电话中安慰,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单位负责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此时此刻就应该挺身而出,以身作则,小家庭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而防疫却是重任,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会更好。
他化身“大白”,依然在各种现场,展现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勇于奔赴一线,敢于逆流而上,和队员们,和村居工作者们,和所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志愿者们为大家牢牢筑起防疫墙。
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陆伟强
以信念践行初心 用坚守诠释担当
陆伟强,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自3月28日封控开始以来,他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舍小家顾大家,以身作则带领中队队员们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上海发布区域封控指令后,陆伟强第一时间召集中队全体队员召开紧急会议,传达上级精神,明确目标任务,制作工作方案。封控开启后,他化身多面手,从调度指挥到一线工作,他带领队员们奋战在防疫的每一个角落:街面巡查、重点区域消杀监督、PDA扫码、核酸检测点秩序维护、发放抗原检测试剂,指导居民使用抗原自测,运送生活保障物资;他用初心、担当筑起坚实可靠的“防疫网”。
由于防疫形势变化,好几次半夜需要去装运防疫物资,陆伟强总是一人一车就静静的出发了,他说队员们连日奋战在抗疫一线,尽量让他们能休息好,有什么事我自己能抗的就抗了。他就是这样,用一言一行锻造了庄行中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海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谢敏
尽全力“无所不能” 冲疫线不问归期
谢敏,海湾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西区分队长。自3月4日凌晨接到紧急集合命令后便冲赴海湾镇第一个阳性封控小区开展志愿工作,至今已经四十余日未回家。尽管对家中幼女以及孕期妻子有万般的挂念,却为了大家的“疫”尘不染而始终坚守岗位。
四十多天来,他几乎做遍了所有一线抗疫相关的岗位。从一开始的抗疫政策宣传;密接流调;封控小区的居民信息排摸;到各核酸检测点的布置、核酸筛查的引导;以及居民的物资发放、药品的配送,对孤寡老人的关心,对困难群体的心里疏导等。目前,根据镇防控办安排他深处蓝湾工地一线充当核酸码采集员,他采集过的核酸码已经超过7000余人次。防疫工作开展以来,面对危险他迎难而上,面对物资的匮乏他就地取材。睡觉是抗疫工作的一大难题,封控小区花园里的长条凳、路边的台阶、会议室的桌子、办公室地板都是他的床。他笑称自己可以效仿神农氏,先制床安己后制药济人。
金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朱晓燕
既“指挥”亦“战斗” 巾帼疫线逞英豪
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金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在队长朱晓燕带领下,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冲锋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履职尽责带领队员积极配合街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完成各项防控任务。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她第一时间召集中队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应急处置方案,抽调人员配合街道组织成立专项应急工作小组、义务服务车队等等,紧急充实街面巡查力量,对进入分散在街道各条道路上因封控无法进入小区的货车司机等流动人员每日进行信息登记、查验健康行程码、定期开展(核酸)抗原检测。
她深知物资是抗疫工作的生命线,不能马虎,因此她叮嘱大家在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切实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有效杜绝队内出现交叉感染。4月9日下午,汇丰名都开展核酸检测时,由于是第一次启用新设备进行扫码,工作进度有所减缓,加上核酸检测点位较少,不少居民都开始抱怨起来,这时朱晓燕发现这一问题,与居委的工作人员一起主动上前和居民进行交流,她并没有刻意回避,而是真诚地向居民说明了当前存在的困难,也耐心听取了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居民的反馈,对细节做了部分调整,既化解了矛盾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张奕锋
“疫”不容辞 战斗一线显担当
张奕锋是奉贤奉浦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的副中队长。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他带领队员每天奋战在核酸检测保障与运送物资的第一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连日的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他带领队员以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迅速下沉网格、投入社区,根据分派任务积极开展工作。由于辖区九华苑小区里老人居多,且有一部分不与子女同住。每场核酸检测,队员们都要协助居委提前为老人登记核酸检测码、提供“绿色通道”,甚至充当起“护工”的职责。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每场核酸检测都要提前到场布置场地、核对物资、秩序保障、协助检测,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张奕锋的妻子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也积极奋战在抗疫一线。夫妻俩已经20多天没有回家。家中正在上网课的儿子已是高三学子,即将面对高考的压力。每天一身疲惫地完成工作任务后,他会给儿子打一个电话,鼓励他调整好心态、做好学习规划。为了抗疫的胜利,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西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王春和
同事心中多面手 抗疫一线“螺丝钉”
王春和,是西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一名资深队员。从疫情初始,他就与他的妻子——奉贤中医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赶着时下最流行的“浪漫”,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将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托付给了老人,这一战,就是近一个月!
他当过街头巷尾防疫宣传员、抗原检测解说员;当过核酸检测点引导员、安全距离监督员、检测二维码登记员、核酸扫码员;当过检疫物资、医卫保障物资、老百姓生活物资运输员。在防疫战线上,总是能见到他那个熟悉的背影。在中队,他会化身“王大厨”,为忙着支援疫线而错过饭点的伙伴们准备热腾腾的饭菜;他还会化身“王师傅”,将中队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每天还要里外消杀,杜绝病毒入侵,让战疫伙伴们住得无比心安……有一次,他为了能让大家改善下伙食,偷偷把老人给孩子吃的散养草鸡拿到了单位,忙碌了很久,最终让同事们喝上一碗暖心营养的鸡汤,吃上几口细嫩的鸡肉……
或许他只是抗疫志愿队伍中的一点萤火之光,默默耕耘在执法一线,默默在队友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默默守护在抗疫前线,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将自己牢牢拧紧在岗位上。相信,在无数城管人、抗疫人的无数萤火之光汇聚下,必将成为最终战胜疫情的胜利之光。
海湾旅游区中队程玮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作为一名有11党龄的共产党员,海湾旅游区中队程玮珏面对疫情,他主动担当、冲锋一线,用平凡的行动展现出不平凡的党性光辉。
3月19日上午,海湾旅游区绿地香颂小区出现阳性病例,面对未知的风险,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化身“大白”,积极配合居委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参与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核酸采样现场,他冒着风雨维护检测现场秩序,为有困难的居民做好核酸登记,对焦虑的居民及时安抚,缓解不安的情绪。由于小区居民多,检测点位少,每次核酸检测,他都要从早上6点站到晚上6点,即使嗓子哑得说不出话、脚肿得穿不下鞋、雨水和汗水浸透衣衫,他都毫无怨言,用必胜的信念和坚定的信心默默坚守在岗位上,全力以赴跑赢病毒传染的速度。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到4月2日,他都从未喊过苦叫过累,但那天回到单位,他顾不上喝口水便倒头就睡。凌晨两点,他突发耳鸣、头晕、呕吐,同事发现情况后,连夜紧急送他就医,医生的初步诊断结果为急性耳聋、因过度劳累等原因引发的神经性耳鸣,需要入院治疗。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时时牵挂着疫情防控工作,想要为守护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惟其笃行,方能致远;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
在严峻的疫情考验面前,逆行是最大的忠诚,坚守是最有力的回答。
奉贤城管正与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勠力同心、夜以继日地奋勇战斗着,全力以赴为奉贤人民构筑起坚固的防线。让我们共同坚持到底,早日迎来抗疫的全面胜利。
病毒还在顽抗,
战斗还在继续,
但胜利在望
我们的故事也在不断出新,
敬请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