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朋友有没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近年来,每年都有上百万大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而困扰,而且大学生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一毕业就要面对何去何从,如何生存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整个经济下行,企业岗位变少,而毕业大学生每年好像在增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教育的失败还是自身的原因呢?
放到以前,大学生都是稀缺人才和资源,毕业后分配工作,相当只要上了大学,那前途一片光明。到了如今,大学生满街都是,随手一捞一大把,大学生普及,而岗位却有限(僧多肉少),必然会造成人才积压,而这部分人才何去何从?
我们不否认自身问题的存在性,毕竟岗位还是择优录取,但是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如果这样下去读大学还有多大意义?会为大学生带来多大的心理负担?
能考上大学并顺利毕业,这本身就是对大学生的肯定,如果一个人他连在社会生存的机会都没有,那么大学对任何人来说还有什么更多的意义呢?
每年有多少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又有多少大学生真正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有多少大学生能真正地为国家服务?
如果不能的话,国家培养大学生还有什么用?也许大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但我们也不否认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毕竟还有很多东西不够完善,教学的环境,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这不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因素么?
现在是弱肉强食的社会,但是对于那些“白白”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大学生,我们是应该冷嘲热讽,还是报以关怀的态度呢?社会是不是更多的要有些人道主义呢?
就大学生就业难,分析几点:
1、高校扩招,教学质量下降,大学生能力不足
从1999年扩招开始,每年都在增加,而社会需求岗位没有明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势必会比以前大很多。而中国的大学,感觉应试教育严重,学的东西跟毕业后从事的东西相差太大,有的根本没用处。大部分大学只是盲目地扩招,敛钱而已,学生根本无法在学校学到企业所需知识,也没有相对应的实践经验。
2、期望过高,眼高手低
总觉得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要干一些体面的活,而且薪资还不能低于多少之类的想法。但现实是残酷的,在企业面前,这些都毫无价值。
3、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缺少规划,求职模糊
我们常说人生是要规划的,可是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却没有规划,很多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一出社会就很迷茫。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可能会迷茫几个月就会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有一些大学生是要迷茫很久,做什么工作感觉都不是很适合,这就直接造成后来的害怕工作,不敢去工作。
4、就业形势严峻,提供的岗位下降
最后说一点,企业都是逐利的,招人进来是希望立马给公司带来利益的,所以很多工作都是需要经验的,可大学生基本上是没有经验的,而且很多知识都还用不上,所以很多工作无法胜任,可是要攒工作经验也是需要时间,加上在那段时间内,工作很低,不少大学生就会放弃,这就造成他们找不到工作。
其实不能说是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吧!毕竟放下身段去做毫不起眼而且薪水低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的。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吧!你们觉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还有其他原因呢?
欢迎留言和互动或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看看持什么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