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毛主席墨迹:“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神来之笔,神来之韵,行云流水,大气磅礴,墨韵天成。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此幅作品书写于宣纸信笺上,尺幅不是很大,但书写随性,以草为主,不激不随,每字独立,没有上下呼应,或二字、三字连带书写。短短14个字,大小错落,参差不齐,长短有度,轻重有别, 虚实相间。特别亮点的是用缩墨书写出现的墨色向外散发的书法韵味,使观者赞叹不已,如第一个“酒”字三点水,涨墨水韵向外的拓展,“人”字左笔一撇和“来”字等都出现墨在宣纸之间融合出现的妙不可言的墨象效果。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这14个字,毛主席没有落款,我们没有看到熟悉的、神采飞扬“毛泽东”三个字,可能不是应题而写,而是有心性自然发挥。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书写此诗句,出自唐代杜甫《曲江二首》的第二首,内容是“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二句诗大意是:到处都欠着酒债,也是寻常之事,如果人能活到70岁,也算很稀奇了。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至于,毛主席为什么书写这二句诗?不得而知,具体是哪一年书写的,还有待专家们一起考证。
有专家根据毛主席的有关对人生死的论断,大致可以判断:毛主席书写的这幅作品的时间可能在他进入古稀年之后,亦即1963年底至1964年期间。
60年代后,进入古稀之年的毛主席,谈衰老、死亡之类的话题看得很轻,很淡,很自然。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在“文革”期间,人们对他高喊“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候,他就表示出厌恶情绪。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有一次毛主席接见外宾时说:“我年纪大了,能做点工作,看看同志们,就是幸福。雷声大,雨点小,有名无实不好,我不喜欢做一个这样的人。”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1966年6月10日,毛主席会见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时说:“我是今年、明年就差不多了,因为我们中国常说七十三、八十四。我明年七十三了,这关难过,阎王爷不请我自己去。杜甫有首诗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运动的。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晚年毛主席还曾多次对身边人员戏称,将来我死后你们要开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毛主席对人的生老病死,看得如此自然、轻松啊!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毛主席书“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局部
(关注“精神传播”,分享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