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遗物!同色空,空同色;色是空,色是空。
[名词注释]物质世界
[空]因缘和合,无自性。
[解读]“色同空,空同,色同空,空是色”,这是《心经》中最为人熟知的名句。有人把“色”理解为美,放了“/[/k0”但是,按照佛教教义的理解,还是初级的,还没有得到《心经》的精髓。
在佛教文化语境中,“色”指物质世界,“空”指无自性的因缘和合;缘起性幻叫做“色”,缘起性无性叫做“空”。这四个连续的名词,意思是物质世界虽然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实际上是因缘和合的结果,不会永恒,所以“色不变空”;虽然不会永远,但目前确实出现的很清楚,所以“空是同色”。
物质世界由“四大”(火、水、风)和谐而成,本体为空。所以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散,没有自性,一无所有。四、离散的话会返回空 nothing,所以说“色是空,色是空”。
佛教文化说“色同空,空同,色同空,空是色”,说“五物皆空”其实就是在劝世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少造业障。
因为整个世界,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人自身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产生的意识(五蕴),都是因缘与无自性的结合。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和“五物皆是空”,我们就知道人因为自己的因缘而烦恼痛苦。
[/s2/]
克制自己的贪欲,摆脱烦恼的根源,自然就能像菩萨一样“照看一切五蕴空,度过一切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