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是什么意思(修身的好处)
之前看的书不在少数,但大部分都是考试用书。那不是读书,那是读书、背书、倒书(把书上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倒出来)。除了一点死知识,考完试就什么都没有了。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虽然是“休闲书”,我也挺有兴趣去读的,而且我也明白,有人开心的时候拍手拍大腿真的不算疯狂。
看闲书也增长见识。知识有用吗?是啊!备考的书里有什么知识吗?是啊!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休闲书”——《怀瑾谈历史与人生》。南知识面广,历史典故多,纠正了作者的许多错误认识。比如,以前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生死富贵在天”都是孔子说的,其实这不是孔子说的,是夏紫说的。
这些年来,有些词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脏”现在的意思是不要脸,但在古代是指大江大河汇流之类的卑微之地。“倔”就是苦练到一定程度,勤能补拙,不战而胜。现在形容那些因为害怕或惊讶而变得说不出话来,呆若木鸡的人就大不一样了。《史记》说,“老子,隐君子。”“瘾君子”,本来司马迁说老子是躲起来了,心怀怨恨,无奈躲起来了,但后人误称他为“瘾君子”,指的是吸毒成瘾的人。
闲书让我知道了一些以前只知道一个,另一个。唐玄奘学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他学习是为了什么?弘扬佛教。是的,但不完全是。据季羡林考证,自隋末以来,突厥多次入侵中原,唐朝甚至不得不臣服于突厥。天下人铁了心要报仇,于是派玄奘去西域了解情况,也就是获取信息。和尚不会引起怀疑。历经多年磨难,差点丧命。玄奘教授顺利结题,一项重大成果《大唐西域记》完成。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需求,带回来的佛经其实只是副产品。
休闲书籍中有很多途径。南有一篇小文章说,要从两面看人生:婴儿刚出生时握紧拳头,想抓住什么东西;死后手松开,什么也抓不到。所有的手都放开了,否则什么都没抓到。人活在世上,名气也好,享受也好,就这么多。不要什么都想,什么都抓。结果你什么也抓不到。不如尽早放下,轻松过好自己的生活。
民间流传的小册子《增光献文》和一些家训抄本,是人们生活实践的总结。虽然有一些宿命和自保的糟粕,但是有很多最简单最靠谱的生活原则。像“宁为正而不为不足,不为恶”,“容易的事看起来容易,容易的事看起来难”,“稍微努力一点是福,不聪明是才”,“值得记住”这样的句子很多。南有句话:“闲书有真言”,说得不错。
休闲书里有风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发现了一本季羡林的《谈人生》。当我把它翻过来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正如老百姓常说的,命运和命运,幸运和不幸,其他孩子常说的,坏人和傻瓜,以及严肃和正式的教授和医生,以及好奇的天才和傲慢...都是我这辈子更爱读的千字文,于是我把我珍贵的书抱在怀里。这些文章大多是他七八十岁以后写的。他一生都抱着一颗谦卑的心,经历过几次生死荣辱,人生已经历练得很透彻了。读季羡林的文章,加深了我对世间人与事的认识。
伙计,别这么精明。你要自我成熟稳重,要有一颗无忧的童心。你只有入世,勤奋入世,才能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游刃有余,造福社会,无愧人生。
闲书是开心果。随便看几本书就知道,李斯和吴起都是荀子的半吊子学生。半途而废这个词是民间俚语,意思是学习只完成了一半。北宋名臣、改革家、大文学家王安石,生活简朴,衣服破旧,衣领上有虱子跳。况且王老爷还是近视眼,吃饭的时候只看到面前的一盘菜。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白驹过隙,只是突然。”我以前还以为是一匹小白马从缝隙中穿过,很惊讶小白马功夫这么好!其实就是说阳光穿过空缝隙,非常快。当我读到季羡林惊呼“春秋明月几时?你对会议了解多少?”,不笑我做不到。这些都是课本上看不到的东西。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学习是为了名声和谋生。中年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给予精神营养,淡然自在。吃一个小菜,抿一点酒,读一段话,舌头和思想的味蕾会一起打开。穿越远古,与古人交朋友,不嫌快!这正是:年少成名,忙于作业考试。来看看闲书,学不学。昨晚睡得晚,起得早是为了闻闻这本书。闲书咸,饭桌上打开。
◎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作者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