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是比较适合冬季进补的中药。作为补阳药,用药历史悠久,常与人参并称为“参茸”,是名贵中药的代名词。那么,鹿茸到底是什么?什么体质适合吃鹿茸?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鹿茸这种珍贵的药材。
鹿茸被誉为“壮阳之一要药”。《本草纲目》中记载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骨。治诸体虚,耳聋,目暗,头晕,虚痢。”中医认为鹿茸能壮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养毒疮。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包括男性阳痿遗精、女性肾阳寒不孕、月经过多。此外,由于肾阳不足,精血不足,四肢怕冷,身体消瘦,精神不振,眩晕,耳鸣耳聋,腰背痛,儿童发育迟缓等。,鹿茸都可以。
如果鹿茸完全骨化,就会变成另一种中药——鹿茸。鹿角还有温肾阳、强筋骨的作用,功效弱于鹿茸。此外,还有活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腰椎冷痛、痈肿、瘀血肿痛等。鹿角一般分支多,尖端尖锐,表面无毛,有大量棱和骨豆,横切面有大蜂窝孔。注意使用和购买的区别。
鹿茸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泡酒:将鹿茸浸泡在白酒中密封保存,两周后服用,早晚各服用20ml。如有肝肾损伤、胃炎、消化性溃疡、酒精过敏等,不宜用此法。
2.散服:将鹿茸研成粉末,每晚睡前用开水冲服1g。
3.浸泡:将1 ~ 2片鹿茸放入杯中,用开水浸泡5分钟,反复冲泡至无味。酿造时可加入枸杞、大枣、当归。
4.炖汤:可与其他滋补食品一起煲汤补虚,效果更佳。同时可以消除鹿茸的腥味,如鹿茸粥、鹿茸炖乌骨鸡等。
鹿茸粥
原料:大米或小米适量,鹿茸粉1g。
做法:将大米或小米、鹿茸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能:滋补肝肾,强筋骨。它可以治疗骨骼和肌肉的虚弱,还可以改善儿童发育迟缓。
服用鹿茸时,以少量开始,慢慢增加为宜。不宜突然大量使用,以免补虚不足,导致头晕目眩、目赤,或阴出血、流鼻血。鹿茸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身体强壮但无阳虚者服用鹿茸,会引起全身燥热、胸闷腹胀、口干唇裂、流鼻血等副作用。阴虚阳亢者,心烦发热、大便干燥、咽痛、月经量多、血鲜红等五热体质者,或肺胃火热痰者,或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疾病未愈者,忌用。此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不宜服用本品。
鹿茸焖乌鸡
材料:鹿茸10克,乌鸡250克,盐适量。
做法:将乌鸡洗净,切块,与鹿茸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开水,小火炖,加盐调味。
功能:温宫补肾,益精养血。适用于肾虚精亏所致不孕症,症见婚后长期不孕,月经不调,经血色少,小腹冷感,腰酸无力等。(赵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