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7日电(王涛、牛)各地 *** 部门帮助企业发现人、教育人、留住人,出台100多项政策,配套数十亿资金,努力把城市打造成创新的之一现场...今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介绍了“十四五”期间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措施。
让城市成为创新的之一现场
2020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又称北京亦庄)GDP突破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300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技术及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超过93%;形成高端汽车和工业互联网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梁胜表示,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平台“三城一区”中的“先行区”,做优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是经开区的职责和使命。经开区将承担国家战略任务,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芯”、“网联汽车”、“创新医药”、“智能制造”,占领产业制高点。到“十四五”末,力争建成生物技术与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创、机器人与高端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的建设中,城市场景的打造和创新人才的聚集至关重要。梁胜介绍,北京经开区致力于将城市打造成创新的之一现场,大力推进城市场景应用。
比如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高级自动驾驶示范区,通过车网深度融合实现车路协同,发挥 *** 作用,降低车端成本,推动汽车产品创新和产业变革。
帮助找人、育人、留人
集聚海内外各类人才,经开区努力做到“帮着找人、帮着育人、帮着留人”的“三帮”:
——帮助寻人,着手建设国际化人才社区,组建人才群体,通过“千人汇聚”、“百人计划”、“科技副总裁计划”、“青年创新人才实习生招募计划”等活动,吸引人才加入。
——帮助育人,支持企业与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合作,以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中心为载体,培养重点产业体系人才。
——帮助留住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协助在校儿童及其家庭就业等。
梁胜表示,北京经开区不仅是创新应用转化的之一现场,也是创新创业者实现梦想、安放心灵的家园。希望新产品、新技术、创新人才等各类要素能够在经开区汇聚碰撞,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政策体系的完整性是保证
2020年底,经开区企业北京凯印的盐酸氯普韦被纳入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成为国内唯一的丙型肝炎一类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
谈及这款药物的研发,京开银副总经理史继峰感慨道:“经开区为企业提供R&D投资成长奖励,从申请到兑现的时间周期很短,解决了燃眉之急,对我们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套现各类资金20多亿元。
在资金支持方面,北京经开区管委会承诺每年安排100多亿专项资金,通过引导基金、贷款贴息、房租补贴、奖励扶持、基金到期保值退出等方式支持产业发展。
在土地政策方面,北京经开区探索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行弹性租赁,通过先租赁工业用地,再租赁,产出产出,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相关政策,探索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混合租赁模式,等等,盘活更多土地空。
在人才支持方面,出台了“人才十条”,围绕“奖、扶、训、服、住、医、教、户、职、誉”十大要素,构建了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
在行政审批方面,通过告知承诺制、工业用地标准化、参照制度改革等,实行极简审批,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京亦庄的企业和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45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是“十二五”末的2.2倍。国家首枚民营商业航天火箭发射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诞生,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62项领先全市,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质和量的双丰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